期刊文献+

观念之争的背后——翻译与五四文体新秩序的建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重新审视“五四”时期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之间的论争,我们会发现,在围绕“文学之用”的观念辩驳之后,翻译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在持续的译介过程中,创造社通过翻译进入新文学的生成空间,支撑起以张扬个性为标识的浪漫主义的理论话语体系,为初生的白话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体式,改变了新文学偏重写实主义的原初文学资源架构,进而建立了与文学研究会“双峰并峙”的文学新秩序。
作者 孟庆澍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6-18,共3页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翻译 文体 写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2]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N].民国日报·文学,1923年5月18日.
  • 2[2]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3[9]周作人.译诗的困难[N].晨报副刊,1920-10-25.
  • 4[10]周作人.新诗[N].晨报副刊,1921年6月8日.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