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5,共8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参考文献6
-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第6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1页.
-
2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第100-102页.
-
3[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页
-
4吴绪等选译.《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3页.
-
5[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物与物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
6[德]格尔德·克莱茵海尔等主编.《九百年来德意志及欧洲法学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2页.
同被引文献63
-
1刘华.国际专利制度改革的实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1):149-155. 被引量:5
-
2杨明.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J].法商研究,2006,23(1):114-120. 被引量:36
-
3杨立新,林旭霞.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4-80. 被引量:82
-
4谭涛,展进涛.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及其对我国育种创新的影响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6(2):36-38. 被引量:7
-
5潘爱叶,侯作前.从环境保护一体化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J].政法论丛,2006(1):49-52. 被引量:4
-
6彭学龙.商标显著性新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2):60-67. 被引量:45
-
7李国庆.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2006,24(2):140-146. 被引量:9
-
8陈武,胡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初论[J].知识产权,2006,16(1):60-64. 被引量:9
-
9屈广清,陈小云.英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研究[J].知识产权,2006,16(1):69-73. 被引量:6
-
10李琛.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1):65-68. 被引量:45
-
1熊淑媛.试论无讼传统法律文化根源影响及其启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5):88-90. 被引量:1
-
2李璐.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9,25(10):180-181. 被引量:14
-
3李会欣,吴欣欣.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及其启示[J].行政论坛,2009,16(4):35-37. 被引量:2
-
4王锡森.苏联民族问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及其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3):10-14.
-
5周汶,黄邵君.简析法国民法典与法国法——兼论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比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2X):218-219.
-
6王承志.法律工具主义对美国冲突法的影响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15,29(3):153-160. 被引量:6
-
7周穗明.当代新社会运动对西方政党执政方式的影响及其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6(2):117-122. 被引量:13
-
8冯建民.科举考试对古代礼俗制度的影响及其启示[J].教育与考试,2010(2):58-61.
-
9耿益群.金融危机对美国学术职业的影响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9(6):85-89. 被引量:2
-
10李喜蕊.英国中世纪婚姻家庭法评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5):155-15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