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血缘关系立法对我国当代刑事立法的启示
被引量:2
出处
《新东方》
2006年第8期44-47,共4页
The New Orient
二级参考文献5
-
1肖强根,刘建.父亲为何勒杀儿子[N].法制日报,2001-07-15(4).
-
2刘洋.“家族腐败”警示录[N].湖南日报,2001-09-14(3).
-
3刑法资料汇编(第7辑)[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5.
-
4各国刑法汇编[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5.
-
5汪永乐.关注刑法的人伦精神——以新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为视角[J].政法论坛,2001,19(1):80-85.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8
-
1张忠国.论“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若干疑难问题[J].学术论坛,2005,28(12):131-134.
-
2张忠国.论“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若干疑难问题[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6):32-36.
-
3张忠国.论“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若干疑难问题[J].法学论坛,2006,21(2):112-116. 被引量:2
-
4曾惠燕.论法治的人性基础[J].求索,2006(8):163-166. 被引量:1
-
5卜志勇.中华法系对当代立法之借鉴探析——以唐律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9(5):91-94.
-
6卜志勇.唐律中的合理性因素对当代立法之借鉴[J].学习论坛,2006,22(10):67-70.
-
7李伟迪.受贿犯罪的新态势与推定对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3):45-51. 被引量:7
-
8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举证责任[J].法学,2003(6):51-5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22
-
1贾康.论清代的“存留养亲”制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2):37-39. 被引量:2
-
2刘希烈.论存留养亲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J].当代法学,2005,19(3):133-138. 被引量:21
-
3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4赵文健.中国古代法制建设中的情与法——以清代犯罪存留养亲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31-34. 被引量:1
-
5长孙无忌 等编修.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6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
7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
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59.
-
10来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2015.
-
1刘玉杰.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关于工会面临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0(6):3-5.
-
2王侨蜀.子女婚变后,老人对孙辈的关爱面临困惑[J].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6,0(6):4-5.
-
3李琳.论贝卡里亚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8(18).
-
4白云.论受贿罪的贿赂标的:“财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1-33.
-
5陈静方.论罪行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5Z):279-279. 被引量:1
-
6尹燕红.行贿罪的轻刑罚化浅析[J].法制与经济,2014,23(18):22-24.
-
7黄丹翔.简评《犯罪与刑罚》[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5):178-178.
-
8薛正林.关于“辩诉交易”的一点思考[J].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4):177-177.
-
9吴晓敏.抗震救灾时期宽严相济政策的运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0-53.
-
10黄春燕.浅谈罪行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J].经营管理者,2010(21):267-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