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教育的“主体”定位看我国教育中的人本缺失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的教育方针,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要求的矛盾,表现出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人的缺失。在此,就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不断易位,使学生在教育中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
出处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6

  • 1赵一红.后发型现代化——对发展理论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4):36-41. 被引量:3
  • 2绍介与批评·教育学讲义.教育杂志,1910,(5).
  • 3舒新城.道尔顿制可有的弊端.中华教育界,1923,(13).
  • 4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学.中华教育界,1923,(13).
  • 5瞿葆奎 钟启泉.教育政策与教育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6).
  • 6陈桂生.“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 7叶澜.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0..
  • 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绪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
  • 9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32.
  • 10夏承枫.教育学术科学化与教育者.教育杂志,1926,.

共引文献2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