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地区“63组合”中稻—再生稻栽培模式研究
出处
《再生稻》
1996年第1期28-31,共4页
-
1福建省农机管理局深入南平地区调研农机化工作[J].福建农机,2014(2).
-
2罗榕城.南平地区稻瘟病的发生和综防对策[J].福建稻麦科技,1990,0(1):36-38. 被引量:1
-
3汪建国.推进农业机械化 发展农业现代化[J].福建农机,1997,0(S1):2-4. 被引量:2
-
4郑金贵.南平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若干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1992(6):24-26.
-
5池银花.提高南平地区黑麦草种植产量的施肥措施与实践[J].福建畜牧兽医,2003,25(4):12-12. 被引量:1
-
6福建省南平地区确定今年晚稻品种布局[J].种子世界,1992(3):39-39.
-
7李夷荔,许化金.水土保持是减缓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从南平地区西北部的洪灾看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J].福建水土保持,1995,7(1):20-22. 被引量:1
-
8郑福英,吴少贤,黄贤格.春大豆喷施保果素增产增收效果好[J].福建农业,1995,0(4):6-6.
-
9胡立嵩,刘希雯,陆云平,王雁.南平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规律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0(12Z):37-38.
-
10黄贤格,罗盛财,吴少贤.新质源杂交水稻新组合——武优63[J].福建稻麦科技,1993,0(3):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