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集成电路》
2006年第9期17-19,共3页
China lntegrated Circuit
同被引文献8
-
1莫大康.新形势下的世界半导体业及中国半导体业的前景(上)[J].电子产品世界,2008,15(5). 被引量:1
-
2杨道虹.发达国家和地区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37(8):53-56. 被引量:4
-
3李珂.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9(3):6-10. 被引量:1
-
4庞辉,裴珮.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4):9-12. 被引量:4
-
5翁寿松.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9,38(10):13-15. 被引量:1
-
6尹小平,崔岩.日美半导体产业竞争中的国家干预——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视角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29(1):8-12. 被引量:21
-
7卢锐,黄海艳,王军伟.基于技术学习的台湾地区IC产业链升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57-60. 被引量:1
-
8李珂.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回顾与2010年发展展望[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0(3):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
-
1王岚.关于我国集成电路自动化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5). 被引量:1
-
2徐丹.基于集成电路芯片封装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5). 被引量:1
-
3高洁.基于集成电路故障分析与检测方法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1(25). 被引量:2
-
4钟文瀚.集成电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19-119. 被引量:1
-
5余骏华,孙力,全庆霄.功率器件自动控温定位塑封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4):116-119.
-
6刘有耀,杜慧敏,张丽果.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S-CDIO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79-184. 被引量:4
-
7刘军.试论集成电路的检测及维护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6,18(17):128-128.
-
8闫志瑞,库黎明,白杜娟,陈海滨,王永涛.半导体硅片制备技术及产业现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20,40(4):5-11. 被引量:12
-
9张果虎,肖清华,马飞.我国半导体硅片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23,25(1):68-78. 被引量:10
-
1黄彩艳.沈阳IC装备制造业国际论坛系列活动成功召开[J].中国集成电路,2004,13(8):78-78.
-
2丁常彦.在荆棘中行走 在奋进中腾飞[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5,34(11):15-16.
-
3沈阳市举办IC装备制造业国际论坛系列活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10(7):62-62.
-
4严凯.啤酒企业创新争胜[J].销售与市场,1999(6):32-34.
-
5王翔坤.沈阳大力发展IC装备制造业[J].辽宁科技参考,2004(8):25-26.
-
6扩大内需 半导体业提振信心[J].电源世界,2009(3):6-6.
-
7肖继军.新农村建设视阈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思考[J].中国商界,2009,0(3X):69-70. 被引量:2
-
8章从福.国务院原则通过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J].半导体信息,2008,0(4):1-1.
-
9刘广荣.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成立[J].半导体信息,2010,0(1):14-14.
-
10王炳监.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新趋势[J].科技风,2016(17):6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