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障碍,提出构建共享知识库和知识地图,设立知识主管部门,为知识交流与共享搭建平台;挖掘和畅通组织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渠道;健全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主的相关制度,克服知识本身的障碍,以制度来激励组织成员交流与共享知识;塑造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氛围等相应对策。
作者
李锡元
祝金龙
黄耀文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3-115,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关键词
知识
交流
共享
障碍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张玉华,王红霞.
知识共享的挑战与对策[J]
.经济论坛,2004(2):64-65.
被引量:10
2
樊平军.
论组织知识共享障碍及治疗[J]
.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93-95.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
朱祖平.
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J]
.科研管理,2000,21(1):19-25.
被引量:62
3
汪贤泽.
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J]
.江苏高教,2001(1):46-48.
被引量:24
4
张海英.
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J]
.情报科学,2002,20(6):654-657.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37
1
徐道宣,黄栋梁.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5(2):52-55.
被引量:4
2
王永强,朱方伟,蒋兵.
技术引进中研发人员隐性技术知识转化激励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31-35.
被引量:5
3
王瑞花.
中小企业知识共享体系构建研究[J]
.开发研究,2013(6):133-137.
4
王平,王颖洁.
知识共享的本质与情报过程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2005,22(1):90-93.
被引量:9
5
戴俊,朱小梅.
基于团队知识交流的组织知识转化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05,26(3):121-128.
被引量:16
6
杨洵,师萍.
员工个人隐性知识扩散条件与激励[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0-53.
被引量:15
7
林渝晟,林晓军,李超.
利用合作机制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J]
.价值工程,2005,24(12):92-93.
被引量:3
8
张三保,李锡元.
走向正和博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一种建构的视角[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6):89-92.
9
杜海云.
图书馆如何实现知识共享[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46-48.
被引量:5
10
曾萍,蓝海林.
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209-21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8
1
毛波,尤雯雯.
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z1):1069-1073.
被引量:79
2
钱亚东,李晓,郑国君,顾新建.
隐性知识管理及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的研究[J]
.科研管理,2005,26(1):94-99.
被引量:20
3
刘传和,田才.
以知识管理来指导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
.图书馆论坛,2006,26(1):130-132.
被引量:16
4
张波.
面向知识服务业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1):61-63.
被引量:9
5
李鸿波,万希.
通过实践社团实现组织知识共享[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176-178.
被引量:12
6
李作学,王前,齐艳霞.
员工隐性知识的识别及模糊综合评判[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179-182.
被引量:18
7
赵慧清.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条件及其策略[J]
.情报资料工作,2006,27(4):79-82.
被引量:16
8
曹兴,陈琦,彭耿.
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89-192.
被引量:17
9
王春秀.
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74-76.
被引量:11
10
武宗锋.
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方式分析[J]
.情报资料工作,2007,28(1):36-3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
1
翟浩,张一献.
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律适用沟通交流机制的规范与养成[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1(1):24-31.
2
吕顺利.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5(4):86-90.
被引量:7
3
夏昊翔,张祖俭,罗双玲,吉田武稔.
专业知识交流及其可视化支持工具研究[J]
.情报学报,2010,29(5):897-905.
被引量:1
4
李国栋,冯敏,姚伟.
社会化推荐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6):83-87.
被引量:3
5
郑璐.
论坛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交流模式——以“小木虫论坛”为例[J]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4(1):37-3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刘岩芳.
回眸与展望: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研究探析[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7):6-9.
被引量:1
2
姚巧云.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模糊综合评价与应用[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3):76-79.
3
陈井爱,董雄报.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与版权保护机制模糊评价[J]
.系统科学学报,2010,18(2):53-57.
被引量:2
4
李超,周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
.现代情报,2012,32(5):92-97.
被引量:8
5
刘志国.
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述评[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1):14-18.
被引量:10
6
周冰,陈光.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企业市场适应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39-40.
7
杨瑞仙.
我国知识交流研究现状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4):26-30.
被引量:1
8
李宇佳,张向先.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流转的驱动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2017,35(3):139-143.
被引量:5
9
吴佳玲,庞建刚.
基于SBM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J]
.情报科学,2017,35(9):125-130.
被引量:23
10
周静.
我国各省域公共图书馆绩效的测算与评价[J]
.新世纪图书馆,2017(8):85-90.
被引量:4
1
陈宏.
四师、可克达拉市:与伊犁州联合举办人才交流会[J]
.当代兵团,2016,0(13):60-60.
2
尹璐,刘鲁.
虚拟社区社会资本的商业价值——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3):91-96.
被引量:3
3
首款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APP上线[J]
.青年记者,2015,0(12):2-2.
4
魏白莲,郑建明.
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J]
.现代情报,2010,30(5):170-173.
被引量:4
5
胡兵.
世纪回眸——互联网络[J]
.广东科技,2001,10(2):21-23.
被引量:1
6
何树果,张昕光,樊治平.
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知识构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6-38.
被引量:31
7
范道津,郭瑜桥.
基于激励优化的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39-41.
被引量:6
8
徐芳.
面向区域循环经济的知识地图系统构建研究——以天津市开发区为例[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2,44(2):19-24.
9
魏新喜.
当前征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金融科技时代,2012,20(12):96-96.
被引量:1
10
柴雅凌,王鑫,徐方,焦秋阳.
基于循环经济的环境信息服务研究[J]
.环境保护,2007,35(11B):52-54.
被引量:7
科技管理研究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