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教师》
2006年第8期42-43,共2页
Teacher’s Journal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张榕.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1(28):296-296. 被引量:13
-
2范红.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2(7):27-27. 被引量:2
-
3王凤,史清.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9):38-38. 被引量:10
-
4买买提.斯拉木.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赤子,2015(4Z). 被引量:3
-
5殷学新.论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0,0(3):171-171. 被引量:4
-
6徐国栋.基于文化自信背景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70-70. 被引量:4
-
7史清,王凤.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20(24):32-32.
-
8李艳红.红色文化与小学班本德育活动融合路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22):110-112. 被引量:1
-
9于冬云.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构建与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4):4-10.
-
10王锟.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少年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17,0(3):26-27.
-
1汤林春,傅禄建.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8(10):35-38. 被引量:17
-
2汤林春,傅禄建.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1):42-46. 被引量:1
-
3汤林春,傅禄建.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24):34-36.
-
4章宁.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7):10-10.
-
5张学强.中央政府与社会教育:理学教育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24-28.
-
6陈志科.论家庭学校及其应具备的条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4):69-71. 被引量:5
-
7尹永红.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忧与思[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2):61-62. 被引量:3
-
8张学强.地方政府与社会教育——理学教育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3):17-22.
-
9李召海.教化之功 师德为根[J].中小学校长,2015,0(7):18-19.
-
10吴颖惠.破解择校难还应完善沟通机制[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5(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