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之策——读《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有感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77,共1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8
-
1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1):29-40. 被引量:140
-
2陈为,江华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3):6-7. 被引量:3
-
3汪旻艳,管新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阐述与实践探索——兼论党的制度自信思想[J].探索,2013(1):8-13. 被引量:4
-
4马颖.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J].世界经济,2002,25(4):24-37. 被引量:16
-
5房广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全部意义在于实践[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4):40-43. 被引量:1
-
6张云飞.技术移植: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时代意义和价值[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3):9-14. 被引量:3
-
7郭祥才.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3(6):4-13. 被引量:25
-
8武力,高伯文.试论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4):63-71. 被引量:10
-
1付洪文.浅议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10):37-37.
-
2张耀华.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1月31日在唐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J].唐山经济,2004(1):4-14.
-
3省局学习传达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J].青海统计,2010(1):6-7.
-
4姜翕芬,敬同泉.共谋振兴经济大计 确保平稳较快发展——山东代表团审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各项报告侧记[J].山东人大工作,2009(4):8-18.
-
5潘坤.以和谐的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各类建设的关系[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6(1):21-23.
-
6杨安和.围绕“三个发展” 推进人大工作[J].前进,2009(2):16-17.
-
7张智辉.试论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随想[J].人民检察,2009(4):37-40.
-
8龙新南.抓好经济发展,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J].财经界,2008(4):39-39.
-
9金笑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商,2016,0(7):108-108.
-
10薄绍铨.解放思想 抓住机遇 发展经济[J].探索与求是,1998(1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