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4,共6页
City Planning Review
参考文献12
-
1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年)送审稿,第1页.
-
2土资源部汇报提纲,2004年2月26日,第3页.
-
3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的讲话,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7月6日,《地方违法滥用土地伎俩大揭秘》.
-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国家发改委推进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
5《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5月17日颁发).
-
6大连集体建设用地可自由买卖在全国尚属前列http//www.sina com.cn 2004年2月24日.
-
7江苏常州国土局违规兴建枫泽山庄,http//fc.jxcn.cn/news_view.
-
8"村证房"、"集资房"引争议房是一把双刃剑.《市场报》,2006年7月14日,第9版.
-
9《土地管理法》,1998年版,第七十三条、七十六条.
-
10合肥市依法拆除违法建筑的做法和启示.www.cin.gov.cn.
共引文献4
-
1边燕杰,张磊.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6):74-88. 被引量:104
-
2余洁,潘秋玲,梁学成.我国大遗址保护区控制农地流转的法律及制度研究[J].经济地理,2007,27(4):629-633. 被引量:7
-
3丛艳国,魏立华.2003年以来有关土地问题的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8,32(9):57-62. 被引量:8
-
4金丽馥,陆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的新思考[J].江海学刊,2009(2):88-9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34
-
1郭珍,曾悦.不同类型县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难点与路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4):55-60. 被引量:10
-
2王艳松,桑玲玲,章远钰.我国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土地,2020(11):24-25. 被引量:4
-
3黄凌翔.我国快速城市化中土地利用问题的根源——制度缺陷[J].生产力研究,2007(19):55-57. 被引量:3
-
4张蕾娜.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2006,26(S1):128-130. 被引量:19
-
5尹怀庭,刘兴昌,杨海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若干问题的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113-115. 被引量:1
-
6周诚.关于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2004,0(9):10-12. 被引量:4
-
7Yue Tian-xiang,Ye Qing-hua,Liu Qing-sheng,Gong Zheng-hui.On models for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 case study of the new-born wet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2,12(2):63-72. 被引量:4
-
8唐健.基本农田保护——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2004(7):24-28. 被引量:34
-
9郭剑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4):279-282. 被引量:19
-
10蔡运龙,俞奉庆.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3):13-17. 被引量:99
引证文献16
-
1赵燕菁.本地市场与国际竞争:城市化动力的转变[J].城市规划学刊,2006(6):16-23. 被引量:15
-
2朱东风.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7(2):51-56. 被引量:6
-
3张清明.淮安城市经营中的问题与对策[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16(4):28-30.
-
4韦善豪,覃照素.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性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07,22(5):104-109. 被引量:1
-
5甄富春,陶松龄.我国城建投融资体制变革与城市规划的应对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5):42-47. 被引量:2
-
6王秀兰,吴九兴.耕地保护政策失灵及应对耕地非农化对策[J].特区经济,2008(1):221-222. 被引量:2
-
7洪琳,白庆华.土地问题与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8,30(1):75-77.
-
8周尚意,朱阿兴,邱维理,刘峰,戴俊骋.基于GIS的农用地连片性分析及其在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72-77. 被引量:108
-
9李明月,胡竹枝.耕地保护、地方政府道德风险与土地管理体制变革[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20-23. 被引量:12
-
10洪琳.土地发展收益分配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0):37-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47
-
1刘敬,刘澄静,角媛梅,刘志林,许汉华,张华,赵冬梅,吴常润,冯志娟,刘欢.基于GIS的元阳梯田空间分布及其自然要素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337-343. 被引量:5
-
2刘志涛,苏根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评价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6):41-47. 被引量:4
-
3侯欣欣,王红梅.基于GIS的佛冈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8):45-48. 被引量:2
-
4朱东风.中心镇小城市化的理论分析与江苏实践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8,32(3):69-74. 被引量:23
-
5崔曙平.城市发展转型与城市经营应对[J].江苏商论,2008(6):132-134. 被引量:2
-
6梁子森,杨丽娟,郐艳丽.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8(17):295-297. 被引量:3
-
7陈文,王晟.关于云南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8,34(5):139-140.
-
8翟毅.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2008(11):99-103. 被引量:7
-
9袁瑞娟.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85-6187. 被引量:4
-
10刘青海,张志超,蔡伟贤.本土市场效应、空间政策和就业增长--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J].财经科学,2009(6):55-62. 被引量:6
-
1王天敏.新形势下护卫我国耕地底线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103-6104. 被引量:1
-
2马国川.靠什么坚守耕地底线[J].百姓,2006(11):4-5.
-
3崔晓黎.当前保护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红旗文稿,2008(3):14-16. 被引量:3
-
4瞿长福.谁来守住耕地底线——近年来农村土地问题调查[J].中国土地,2004(4):17-20. 被引量:12
-
5张如林.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的评述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8,26(7):73-75. 被引量:2
-
6粮食“紧平衡”将是长期态势[J].养猪,2013(4):27-27.
-
7国务院:新增22个需报批建设用地城市[J].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11(15):10-10.
-
8初闻.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4(1):45-47.
-
9白雪.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浅析[J].北方经济,2009(7):64-65. 被引量:1
-
10叶尔哈力·吐尔逊.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田保护制度与政策设计[J].商情,2011(8):135-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