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程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之对策
被引量: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教学是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三大对策。
作者
姚利民
王燕妮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1,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湖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教育改革项目(编号:湖大研字[2004]344号)
关键词
科研能力
课程教学
研究生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高校
分类号
G643.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243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22
参考文献
10
1
汪育才.
方法论·教学观·创造学──四论创造教育[J]
.航海教育研究,1995,12(4):20-22.
被引量:6
2
叶文振.
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
.东南学术,1998(3):111-113.
被引量:13
3
林文勋.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5-9.
被引量:26
4
孙进.
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研究[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71-72.
被引量:4
5
陈如.
思辨与实证——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灵魂[J]
.煤炭高等教育,2002,20(2):65-67.
被引量:2
6
唐纳德·肯尼迪著 阎凤桥 译.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
刘惠琴,林功实,白永毅.
国内外创造教育浅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7-10.
被引量:8
8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3-45.
9
Robin Humphrey Peter McCarthy. Recognizing Difference:providing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9,24(3) :371 - 385.
10
小威廉姆·E·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则温,陈智峰,张君,赵张耀,周煦炎.
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探讨博士生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29-31.
被引量:26
2
侯光明.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重视并处理好的四个关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3-6.
被引量:14
3
毛昌鉴,袁仁宽,汪以初,张国梁.
试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52-54.
被引量:7
4
潘俊民.
硕士研究生收费教育势在必行[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64-66.
被引量:3
5
沈红,余海林.
研究生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美、中研究生教育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69-72.
被引量:14
6
沈红.
对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综合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65-68.
被引量:11
7
单平.
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学生的资助[J]
.中国高教研究,1996(6):42-44.
被引量:5
8
李韧竹.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资助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1996(2):88-90.
被引量:7
9
胡守军等.诺贝尔奖带给我们的启示.文汇报,2002—12—12.
10
方延明.
解疑释惑 传道授业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南京大学四位教授谈研究生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8-1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25
1
乌兰巴特.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 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45-47.
被引量:3
2
崔建华.
研究生学习中隐性知识的管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69-72.
被引量:4
3
卫瑾.
高校辅导员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标体系初探[J]
.高校辅导员,2011(2):17-21.
被引量:2
4
胡银根.
大学学术力量生长的内在要素及相关规律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5):1-5.
被引量:5
5
王雪梅,康淑敏.
英语专业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探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1):129-132.
被引量:8
6
许恒金.
略论技术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5):100-102.
被引量:1
7
康翠萍.
对学位类型界定的一种重新解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50-52.
被引量:20
8
潘涌.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的崛起[J]
.学术论坛,2005,28(4):175-178.
9
李林法,赵莹,裴兆宏.
鼓励跨学科科学研究的若干政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8):20-21.
被引量:3
10
李云.
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2):183-18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3
1
展玉涛.
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继续医学教育,2008,22(5):1-3.
被引量:12
2
姜宝娜,赵志强.
科研工作促进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
.科技信息,2009(1).
被引量:5
3
朱云飞.
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文教资料,2008(10):173-174.
被引量:3
4
徐杰舜.
从素质上锻炼和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1):228-230.
被引量:9
5
闫引堂,王丽君.
精读原典 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学术原创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18-21.
被引量:11
6
黄元姣,王先裕.
我国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策略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9(S1):83-87.
被引量:7
7
黄汉升.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9,19(2):6-10.
被引量:61
8
高立群,彭聃龄.
“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9-56.
被引量:53
9
刘保健,谢永利.
论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路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64-66.
被引量:7
10
胡国桥,刘静.
谈在校研究生能力的自我强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37-4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7
1
陈俊珂.
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问题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4-18.
被引量:3
2
李春燕.
论高校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J]
.科技风,2010(7).
被引量:1
3
倪九派,张远英,魏朝富.
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建设的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0):66-68.
被引量:6
4
吴照云.
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19-23.
被引量:52
5
刘永泉.
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5):27-28.
被引量:9
6
周招君.
关注能力培养的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为例[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6(5):30-31.
被引量:1
7
王亚青.
近三十年国内研究生科研状况的研究述评[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4-127.
被引量:4
8
季明.
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互动路径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8(6):211-213.
被引量:5
9
乔玉洋.
研究生课程教学革新与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3):107-108.
被引量:6
10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9,29(9):3-17.
被引量:76
二级引证文献
222
1
彭曙蓉,苏盛.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9):139-141.
被引量:5
2
黄嘉欣,张凌霄.
基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研究》双语教学改革[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0):23-24.
3
王雷,赵萌.
我国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内涵辨析、价值审视与实施方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1):13-23.
被引量:1
4
刘志民,王进忠,马焕普.
对植物生产类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70-73.
5
吴一峰.
构建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教师素养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3):47-48.
被引量:4
6
刘彩红,刘志刚.
研究生课程建设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0):121-122.
7
李绍新,杨建成,朱曙明.
关于提高军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3):42-43.
8
连继勤,何凤田,江渝,甘立霞,杨劲,彭家和.
培养创新意识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42-143.
被引量:8
9
蓝蔚青,谢晶,陈江华,刘晓丹,华静,孙晓红.
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3):13-16.
被引量:2
10
刘广海,聂桂军.
浅析如何引导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75-76.
1
胡忠举,刘文辉.
坚持“导-研-本”路线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52-53.
被引量:4
2
刘宏.
对加强工科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68-68.
被引量:6
3
李九生,管爱娟.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8,0(A11):19-20.
被引量:2
4
袁晓,王晓春.
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98-199.
被引量:2
5
刘高强,王才喜,魏美才.
浅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的自我培养和提高[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5):246-247.
被引量:11
6
王慧瑾,黄兆胜.
医学研究生应提高论文写作意识[J]
.华夏医学,2012,25(2):292-293.
被引量:1
7
刘红梅.
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8(1):26-27.
被引量:5
8
周玲.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及对策分析[J]
.时代教育,2016,0(3):41-41.
9
何沐蓉,凌朝辉,常军武.
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70-171.
被引量:15
10
原芳.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改革思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6):156-158.
被引量:4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