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50-251,共2页
Journal of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参考文献5
-
1刘兴柱,李士雪,姜历生,孙昭水.山东省合作医疗发展对策研究──背景、问题及研究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6,12(10):531-533. 被引量:2
-
2吴明,张振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模式的制度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0,3(3):104-107. 被引量:14
-
3于军.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0):159-160. 被引量:5
-
4张朝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8):12-14. 被引量:20
-
5傅卫,彭芳,徐锡武,舒展,王蓉,卢祖洵.乡村卫生服务机构门诊用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6):8-1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48
-
1胡豹.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4):71-76. 被引量:4
-
2孙玉培.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建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75-76. 被引量:1
-
3廖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2):73-73. 被引量:1
-
4曹冰玉,方林佑,陈静.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20-24. 被引量:2
-
5范林,冯学山,孙平凡.宁冈县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9):6-9. 被引量:1
-
6胡绍荣,刘丽欣.吉林省扶余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2):21-22. 被引量:2
-
7丁少群,尹中立.农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向何处去[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3):20-23. 被引量:24
-
8杨军华,张新平.我国农村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药房,2005,16(8):564-566. 被引量:11
-
9王亚东,刘利群,闫宇翔,周小军,杨兴华,姚建红,杨珺,高荷蕊,梁万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研究背景与设计[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09-711. 被引量:25
-
10冯珊珊.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与”原则[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9):14-15.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26
-
1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9):24-25. 被引量:70
-
2应晓华,刘宝,胡善联,江芹,李国红,陈政,张黎明.不同收入人群家庭筹资公平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57-460. 被引量:10
-
3胡善联.重视贫困问题和不公平性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4,21(8):9-11. 被引量:1
-
4朱玲.农村人口基本健康保障指标的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5):4-12. 被引量:16
-
5汪宏,Winnie Yip,张里程,王禄生,萧庆伦.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公平性[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2):16-19. 被引量:70
-
6高梦滔,高广颖,刘可.对云南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调查报告(上)[J].卫生经济研究,2005,22(9):3-5. 被引量:10
-
7高梦滔,高广颖,刘可.对云南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调查报告(下)[J].卫生经济研究,2005,22(10):8-12. 被引量:16
-
8宋明山,罗力,李春芳,潘迎冰,崔欣,蔡琳,陈政,张黎明,王东,郝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公平性的能力[J].中国卫生资源,2005,8(6):250-252. 被引量:9
-
9唐莉,郭席四.我国合作医疗历史演变评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02-104. 被引量:3
-
10王雪.中国合作医疗的发展、不足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6(1):70-7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
-
1董海军.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下的农民参与“新农合”分析--以内蒙古姚村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49. 被引量:4
-
2张翠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71-74. 被引量:4
-
3陈玉萍,熊吉峰,丁士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54-60. 被引量:1
-
4胡宏伟,李杨,李玉骄.城乡差异、富裕程度、制度公平与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基于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比较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20-28. 被引量:9
-
5丁锦希,邵美令,顾海.中美公共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以美国Medicaid计划和我国新农合制度为实证研究对象[J].西北人口,2011,32(6):1-7. 被引量:3
-
6余维臻.“新农合”满意度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非营利组织与利益相关者视角[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2(2):47-52. 被引量:3
-
7王颖,孙梅,李程跃,姜庆五,陈英耀,吕军.文献论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2):88-90. 被引量:1
-
8张亚君.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伦理特性[J].决策与信息,2016(2):179-179.
-
9徐海涛,贾树兰.论新农合可持续性筹资机制的构建路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0(3):98-101. 被引量:3
-
1薛颉.100万能买到多少健康——解读“疾病控制优先项目”[J].生命世界,2006(5):51-53.
-
2邹宗峰,邹宇华,张瑛,巫小佳.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的筛选方法和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58-60. 被引量:9
-
3Chin J.,林海,黄杰.艾滋病:对全球科学和社会的挑战[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91,8(1):27-30.
-
4袁长海.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的重点和难点[J].中国卫生资源,2000,3(3):124-125.
-
5胡善联.21世纪疾病防治任务的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1999,11(7):291-293. 被引量:7
-
6张凌.规范化管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医院院长,2016,12(5):33-33.
-
7陈君石,韩蕃璠.《新营养科学》浅析[J].营养学报,2006,28(6):461-467. 被引量:8
-
8郭清,梁浩材.新世纪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21(1):14-16. 被引量:1
-
9李双和,邹明.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2):64-64.
-
10Persephone Doupi,Pivi Hmlinen,Pekka Ruotsalainen,沈健(编译).欧洲医疗卫生信息化:向更高的目标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06(1):81-83.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