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益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解析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其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而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应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民主式的利益综合秩序;合理、公正式的利益分配秩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
作者
叶麒麟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3,共3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利益
利益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分类号
C91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3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余逊达.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J]
.浙江社会科学,2005(3):34-36.
被引量:27
2
王天崇,贺利军.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因子——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J]
.求实,2005(9):58-61.
被引量: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刘晓越.
百姓生活折射地区差异[J]
.中国国情国力,2005(5):11-13.
被引量:1
6
任剑涛,龙国智.
权力共享与利益分享:和谐社会的两个前提[J]
.学术研究,2005(5):55-6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何晓霞.
浅论法制与法治[J]
.宜宾学院学报,2002,2(4):17-19.
被引量:2
2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32页.
4
阿尔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章至第10章.
5
[美]ReinholdNiebuhr.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6
张静.旧传统与新取向[A]..公共论丛(第四辑)[C].北京:三联书店,1998..
7
[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8
[英]A·J·M·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9
Anthony Downs. Inside Bureaucracy [M].Waveland Press. Inc. 1994.
10
庞元正.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径[N].解放日报,2005—02—28(13).
共引文献
2348
1
雷振文.
均衡利益秩序及其建构[J]
.岭南学刊,2008(1):50-52.
2
魏秀兰.
收入分配对利益和谐的影响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88-89.
3
梁雄军,刘平青.
农村外出务工者参加四项社会保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浙、闽、津五市(区)1702个样本的问卷调查[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2):28-36.
4
吴玲.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发展[J]
.理论探讨,2001(6):51-52.
被引量:1
5
董四代,贾乾初.
中国早期启蒙中的乌托邦倾向和近代社会主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6-11.
6
陆小华.
政治文化视野中的舆论意识与舆论影响能力[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4-29.
被引量:1
7
赵曜.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J]
.理论探讨,2002(1):7-8.
8
詹艾斌.
论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1):64-68.
被引量:10
9
徐世甫.
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1):22-26.
被引量:6
10
卫兴华.
货币的本质规定究竟是什么?——评《超越货币本质“一般论”与“特殊论”的对立》[J]
.当代经济研究,2005(2):3-8.
被引量:3
1
蒋传宓.
简论利益秩序——对我国利益秩序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2007(11):555-556.
2
雷振文.
均衡利益秩序及其建构[J]
.岭南学刊,2008(1):50-52.
3
付巧晨.
如何有效协调正副职的关系[J]
.贵州税务,2002(11):27-27.
4
潘国琪.
缘结学报三十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
被引量:6
5
黄准.
当代中国利益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J]
.湘潮(理论版),2014(3):74-75.
6
谷歌管理自由风[J]
.现代班组,2009(3):35-35.
7
沈亚平.
关于领导者领导方式的调查和分析[J]
.求贤,2000(7):14-15.
8
吴江江.
出版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
.出版经济,2002(1):1-1.
9
徐家良.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利益综合与路径选择——全国妇联在《婚姻法》修改中的影响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95-102.
被引量:8
10
Claire.
公开的社会[J]
.山西青年,2013(6):36-37.
求实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