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色茶树品种在城镇绿化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原产地,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茶树的形态学多样性决定了茶树在园林绿化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韩文炎等就茶树在园林绿化应用上的共性进行了探讨,认为茶树种类丰富、形态多样、花期长、易造型、繁殖能力强,适合作为观花观叶植物和构建盆景、绿篱的树种,并具有古树名木的特殊价值。
作者
林于倢
机构地区
宁波市江北区农林水利局
出处
《宁波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Ningb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绿化应用
城镇绿化
观花观叶植物
园林绿化
种质资源
繁殖能力
古树名木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5
1
韩文炎,沈朝东.
茶树在园林中的应用[J]
.中国茶叶,2005,27(3):46-47.
被引量:12
2
陈亮,杨亚军,虞富莲.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89-392.
被引量:97
3
刘德华,彭正云,肖海军,张丽霞,向勤锃,徐仲溪.
“刷状芽”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290-291.
被引量:4
4
王开荣.
白茶种质资源利用刍议[J]
.茶叶,2003,29(4):217-219.
被引量:14
5
陈荣冰.
茶种的起源,演化与传播[J]
.茶叶科学技术,1999(1):31-3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虞富莲,俞永明,李名君,束际林,刘维华,吕文明,王海思,韩志福,钟渭基.
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J]
.茶叶科学,1992,12(2):95-125.
被引量:48
2
奚彪,刘祖生.
外植体性质对茶腋芽组培快繁的影响[J]
.茶叶,1994,20(4):14-17.
被引量:22
3
王柏龄,张冬燕,余志成.
自然突变的茶树新株系──大叶龙[J]
.蚕桑茶叶通讯,1997(1):21-21.
被引量:5
4
陈祖 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农业出版社,1981..
5
陈椽.茶业通史[M].农业出版社,1984.5.
6
崔克明.
植物细胞分化的启动控制和分化过程的阶段性[J]
.生命科学,1997,9(2):49-54.
被引量:24
7
陈亮,虞富莲,杨亚军,陈大明,徐昌杰,高其康.
茶树优质资源遗传稳定性的RAPD分析[J]
.茶叶科学,1999,19(1):13-16.
被引量:24
8
刘德华,周带娣,黎星辉,陈庆余,赵思东.
茶树不同组织体细胞胚、不定芽分化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9,25(3):291-295.
被引量:18
9
王玉书,杨素娟,成浩,王立.
茶树未成熟胚组培育苗技术的研究[J]
.茶叶科学,1990,10(1):11-18.
被引量:8
10
陈亮,虞富莲,童启庆.
关于茶组植物分类与演化的讨论[J]
.茶叶科学,2000,20(2):89-94.
被引量:109
共引文献
126
1
刘智钧.
茶与茶渣的高值化综合利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8-12.
被引量:4
2
马建强,姚明哲,陈亮.
茶树遗传图谱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10,30(5):329-335.
被引量:16
3
毛明周,骆耀平,吴昔今,胡伟平.
景宁“白玉仙茶”嫁接繁殖技术[J]
.茶叶,2005,31(2):113-114.
被引量:9
4
林金科,李秀峰.
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筛选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1):70-73.
被引量:6
5
王开荣,张国平,李明,林伟平,方乾勇,杜颖颖,俞茂昌,梁月荣.
新梢白化系列茶树新品系性状比较研究[J]
.茶叶,2006,32(1):22-24.
被引量:26
6
晏嫦妤,罗军武.
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6,29(2):13-15.
被引量:5
7
吕海鹏,谷记平,林智,郭丽,谭俊峰,彭群华.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07,27(1):8-18.
被引量:87
8
周艳,骆云中,凌丽,李松芹.
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8-11.
被引量:14
9
毕彩虹,杨坚.
茶树在园林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J]
.茶业通报,2007,29(2):70-71.
被引量:5
10
李兰,江用文,熊兴平,朱建淼.
基于.NET技术的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434-43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5
1
蒋宗孝,林森知,魏荣源,连东英,高丽娥,邱雪清.
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J]
.气象科技,2004,32(z1):87-90.
被引量:29
2
孙建霞,张燕,孙志健,胡小松,吴继红,廖小军.
花色苷的资源分布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9,30(5):263-268.
被引量:85
3
黄功标.
GIS支持下茶园土壤适宜性评价的技术[J]
.福建茶叶,2005,28(1):20-22.
被引量:17
4
方杰.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乡镇经济,2005,21(7):33-35.
被引量:10
5
周旭,安裕伦,杨广斌,金光华,姜鑫.
RS、GIS支持下都匀毛尖茶种植适宜地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5):10-14.
被引量:13
6
许玫,王平盛,唐一春,宋维希,矣兵,陈玫.
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J]
.中国茶叶,2005,27(6):12-13.
被引量:21
7
曾明森,刘义平,郭淑珍,吴光远.
“施多好”牌农达有机肥茶园应用效果报告[J]
.茶叶科学技术,2005(4):23-26.
被引量:2
8
金志凤,封秀燕.
基于GIS的浙江省茶树栽培气候区划[J]
.茶叶,2006,32(1):7-10.
被引量:46
9
王开荣,张国平,李明,林伟平,方乾勇,杜颖颖,俞茂昌,梁月荣.
新梢白化系列茶树新品系性状比较研究[J]
.茶叶,2006,32(1):22-24.
被引量:26
10
韦静峰.
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J]
.广西农学报,2006,21(1):6-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蒋会兵,何青元,陈红伟,宋维希,王平盛.
云南倚邦古茶山稀有红花大树茶资源[J]
.中国茶叶,2009,31(5):29-30.
被引量:4
2
张艳梅,包云秀,杨兴荣,黄玫,伍岗.
国家植物保护新品种“紫娟”茶树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
.茶叶,2010,36(2):81-83.
被引量:10
3
葛晋纲,刘海洋.
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3659-13662.
被引量:18
4
刘林峰,向奕,刘安,肖文军,龚志华.
茶叶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18,45(1):3-8.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刘林峰,何敬愉,龚盛昭.
欧洲越橘花色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21(1):85-88.
被引量:3
2
杨兴荣,田易萍,黄玫,包云秀,陈春林.
国家植物保护品种紫娟茶树的选育与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6):1-3.
被引量:8
3
肖星,殷丽琼,刘德和,夏锐,孙云南,杨毅坚,施自明.
不同树龄的紫鹃茶树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6):22-25.
被引量:4
4
李罗仁.
茶树园林用途及关键技术[J]
.农业装备技术,2011,37(1):21-24.
被引量:8
5
余成龙.
山区春季茶园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62-62.
6
陈菲.
无公害茶树栽培技术要点探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201-201.
被引量:11
7
刘义平.
新垦幼龄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的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7-18.
被引量:31
8
程啟霞.
无公害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15-115.
被引量:1
9
梁月荣,李娜娜.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最新进展[J]
.茶叶,2011,37(4):207-212.
被引量:3
10
黎小萍,陈华玲,朱启东,彭火辉,张建华,欧阳雪灵.
茶树的园林应用价值与途径[J]
.蚕桑茶叶通讯,2012(1):27-28.
被引量:1
1
梅雪鸿,赵洪花,王玉强.
大龄柿树移栽技术[J]
.落叶果树,2007,39(6):53-54.
被引量:5
2
史长梅.
红叶石楠营养钵育苗[J]
.安徽林业,2008,0(4):44-44.
3
叶开云.
槐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
.安徽林业,2005,0(6):45-45.
被引量:1
4
沈道平,胡国平.
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情况及前景分析[J]
.浙江农村机电,2005(3):20-21.
被引量:1
5
赵治国.
小叶杨的繁殖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7(3):57-58.
被引量:2
6
陈秀龙,陈李红,张国庆.
绍兴市城镇绿化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对策[J]
.浙江林业科技,2003,23(4):31-33.
7
张建波,黄严.
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及其在义乌市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2):21-24.
被引量:3
8
刘浩波.
智能控制节水灌溉系统在屋顶绿化应用中的研究[J]
.科学之友(中),2012(4):16-17.
9
冯天赐.
连翘育苗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2001(2):6-7.
被引量:3
10
任韵,陆国权,华水金.
水培观赏甘薯[J]
.中国花卉盆景,2007(1):13-13.
被引量:1
宁波农业科技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