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佛教释经家对儒道思想的简别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三教关系史上,天台、华严等宗的释经著作,真正揭明了佛教与儒、道二教在哲学思维上的差异性。释智顗区分了世间之实与出世间之实,他的“十法成乘”思想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挑明了佛教区别于其他观念体系的个性。释澄观、释宗密以诸法唯心的佛法原理为立足点,指出传统中国哲学的一多之思与佛学思维存在根本不同。
作者
聂士全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1,共4页
Religious Studies
关键词
三教关系
缘起性空
释智颉
释澄观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增一阿含经》卷23,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2册,第668页下.
2
龙树.《大智度论》卷22,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第223页上.
3
释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上,《大正藏》第33册,第779页下.
4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上,《大正藏》第33册,第780页中.
5
释澄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4,《大正藏》第36册,第103页下,105页上,下.
6
释宗密.《原人论》,《大正藏》第45册,第708页上-中.
7
释延寿.《宗镜录》卷46,《大正藏》第48册,第687页下.
8
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大正藏》第44册,第247页下.
9
《中阿含经》卷7,僧伽提婆泽,《大正藏》第1册,第467页上.
10
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9,释玄奘译,《藏要》第8册,上海书店,1991,第201页.
共引文献
1
1
张刚.
智顗实相诠释学研究[J]
.宗教学研究,2010(1):78-83.
1
清然.
论“简别”于因明学研究中的意义[J]
.广东佛教,2000(3):16-16.
2
何欢欢.
玄奘、清辩、陈那——从“简别立宗”谈起[J]
.世界哲学,2015(4):151-159.
被引量:3
3
王雷.
越到晚上越精神不是好事[J]
.现代阅读,2012(2):85-85.
4
傅新毅.
从“胜军比量”到“唯识比量”——玄奘对简别语“自许”的使用[J]
.世界宗教研究,2016(2):61-71.
被引量:1
5
白欲晓.
牟宗三禅教判释与禅教一致论探析[J]
.宗教学研究,2005(1):42-49.
6
旺多.
管·法成对汉藏佛经翻译的重大贡献[J]
.宗教学研究,2010(2):134-136.
被引量:8
7
郭晖.
以悟道原 以法成圆 以至承远——在懂与不懂之间读关羽[J]
.荣宝斋,2011(6):202-221.
8
芳尘.
点亮自性之光——印度大师的心灵智慧[J]
.健身科学,2009(6):27-28.
9
吉太加,仁青卓玛.
藏传因明之先祖——法称法师的因明特点[J]
.魅力中国,2010,0(12X):200-200.
10
余秀华.
悲伤无法成诗[J]
.诗选刊,2017,0(2):27-27.
宗教学研究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