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杨梅生态园营建初期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水土流失区营建杨梅园要求种植当年就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能快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杨梅幼树的生长,且杨梅生态园各植物在杨梅生长初期,在光能利用、根系生长等方面种间关系应协调,根据这一目标提出了水土流失区营建杨梅生态园伴生植物的4种配置模式及其他一些配套措施,从而取得了极好的杨梅生态园营建效果。
作者
黄素兰
范小明
机构地区
福建省龙岩市林科所
福建省长汀县林业局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3期45-46,86,共3页
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关键词
水土流失区
杨梅园
植物配置模式
配套措施
分类号
S157.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陈爱国,吴枫.
固氮树木与混农林系统[J]
.世界林业研究,2000,13(2):20-23.
被引量:8
2
[英]EW腊塞尔 潭世文等(译).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汪汇海,李德厚.
滇南热带山区旱地改制的研究[J]
.山地研究,1989,7(2):123-128.
被引量:2
2
何兴元,张成刚,杨思河,张粤,苏道岩,刘惠昌.
固N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研究Ⅰ.沙棘混交林内根瘤固N与林木生长[J]
.应用生态学报,1996,7(4):354-358.
被引量:21
3
刘化琴,唐乾若,张长海,黄臣荣,黄显鹤.
紫胶园生物群落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1,4(1):79-85.
被引量:4
4
赵秉强,张福锁,李增嘉,李凤超,张新春,申加祥,潘海军,赵甲美,尹玉波,武传杰.
间套作条件下作物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Ⅱ.间作早春玉米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J]
.作物学报,2001,27(6):974-979.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8
1
黄素兰.
抓住机遇,做大长汀水土流失区杨梅产业[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2):48-49.
2
李苏梅,龙春林,刀志灵.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桤木改良土壤效应研究综述[J]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5):878-886.
被引量:13
3
贺露红,王冬梅.
不同施肥水平下VA菌根对沙棘改土效应的影响[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7,5(1):11-16.
被引量:1
4
杨时桐.
水土流失区稀土矿废矿区治理新方法探讨[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2):44-45.
被引量:6
5
杨时桐.
稀土废矿区的快速绿化治理技术探讨[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2):61-63.
被引量:5
6
左海宁.
滨海粘土免耕秸秆覆盖还田生态技术的经济效益[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4):66-67.
7
吴远彬.
马尾松与杨梅混交林分光能利用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5-165.
8
吴远彬.
南方稀土废矿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J]
.林业勘察设计,2015,35(2):63-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9
1
龙忠富,汪俊良,刘正书,孟军江,张德兰.
百喜草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初探[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08-411.
被引量:26
2
王齐瑞,谭晓风.
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120-126.
被引量:67
3
兰克诚,韦发才,蒲红英.
黄栀子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栽培与成效[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4):368-369.
被引量:7
4
何新华,潘鸿,佘金彩,郭永泽.
杨梅研究进展[J]
.福建果树,2006,24(4):16-23.
被引量:14
5
吴亚梅,陈健,李维锋,林庆生.
杨梅的综合研究与利用[J]
.食品科技,2007,32(10):75-78.
被引量:32
6
高琴慧,林庆业.
新品黄栀子的主要用途与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3):83-84.
被引量:10
7
李志真.
杨梅共生菌Frankia的分离培养及侵染特性[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3):247-251.
被引量:6
8
谭晓庆,康丽华,康志雄,陈友吾.
杨梅弗兰克氏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8,28(5):33-36.
被引量:5
9
张科立,蔡吉苗,黄贵修.
VA菌根对植物生长及抗逆、抗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08,28(5):95-100.
被引量:1
10
葛有良,华爱君.
杨梅优质高效栽培的施肥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2):89-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曾庆旻.
杨梅生态园土壤养分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22,42(3):61-63.
2
林文俊,黎舒,王哲,陈世品,苏小青,曹光球,王玉哲.
杨梅林下不同植物配置对林分水土保持效果的影响[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2):77-82.
被引量:1
3
蔡长福.
杨梅树混合接种VA菌根菌和弗兰克氏菌的生长效应[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8,14(3):145-1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战,王圣洁,王旭,邹文涛,马海宾.
木麻黄与根系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4):25-30.
被引量:2
2
陈艳梅,郭文芳,高吉喜.
坡地植物篱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6):2279-2288.
被引量:3
1
柴春燕,毛国尧,房聪玲,徐绍清,孙策.
杨梅喷灌对土壤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5):18-20.
被引量:4
2
李冰.
杨梅黑刺粉虱的无公害防治[J]
.安徽林业,2010(4):123-123.
3
范军莲,聂尧,杨素珍,刘许生.
杨梅园卷叶蛾发生与防治[J]
.现代园艺,2007,30(11):26-26.
4
陈卫民.
杨梅园白蚁危害和防治技术[J]
.浙江柑橘,2003,20(3):34-35.
被引量:1
5
陈永宝,戴溪源.
杨梅园削流减沙效应研究[J]
.福建水土保持,1996,8(3):45-47.
被引量:2
6
柴春燕,宋绪忠,徐绍清,郑金土.
杨梅园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措施[J]
.现代园艺,2015,38(14):217-219.
被引量:6
7
陈利星,杨升,王永华.
观光杨梅园控草效果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1):61-63.
8
卢胜进,何文进,李爱华.
杨梅园板栗兴透翅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6):89-92.
被引量:1
9
徐小林.
白三叶草的最佳播种量[J]
.农家顾问,2016(2).
被引量:1
10
善从锐,谷家明,张中平.
天气及环境条件对果蝇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8):136-137.
被引量:4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