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省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长汀县为研究区域,应用SPOT卫星数据对长汀县水土流失进行动态遥感监测研究,掌握2000~2003年这3年来长汀县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和治理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建省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的新方法,为实施《水土保持法》定期监测公告服务。
作者
吴清泉
陈明华
陈文祥
岳辉
机构地区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监测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关键词
水蚀区
土壤侵蚀
遥感
监测技术
分类号
X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王维明,陈明华,林敬兰,吴清泉,钟炳林,岳辉.
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4):73-77.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林敬兰,杨学震,陈明华.
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155-157.
被引量:23
2
杨学震,任承辉,陈明华,林敬兰,汪水前,黄鑫全.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评判方法[J]
.福建水土保持,2001,13(4):53-55.
被引量:3
3
林敬兰,杨学震,陈明华,汪水前,任承辉,黄鑫全.
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特点[J]
.福建水土保持,2001,13(4):56-6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41
1
王苏颖,陈志强,陈志彪,邹爱平.
根溪河流域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3):104-106.
被引量:2
2
岳辉,陈志彪,黄炎和.
象草在花岗岩侵蚀劣地的适应性及其水土保持效应[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86-189.
被引量:14
3
吴清泉,陈明华,陈文祥,岳辉.
福建省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技术探讨[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49-52.
被引量:8
4
陈星.
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评价模型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1):21-28.
被引量:25
5
岳辉.
强度侵蚀山地不同治理措施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8,20(3):23-27.
被引量:6
6
黄安徽.
福建省遥感学科发展报告[J]
.海峡科学,2009(1):3-10.
7
黄少燕.
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38-42.
被引量:15
8
石香琼,査轩,陈世发.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红壤退化地水土流失动态变化预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19-23.
被引量:7
9
周素萍,张兴奇.
汀江上游水沙变化特征分析[J]
.水文,2010,30(2):89-92.
被引量:3
10
陈海滨,陈志彪,陈志强.
红壤侵蚀区花岗岩地质地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0,22(4):7-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胡小华,陆诗雷,骆昌鑫,郑定.
GIS支持的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1995,9(5):33-37.
被引量:24
2
刘廉海.
3S技术在厦门市土壤侵蚀监测和评价上的应用[J]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79-81.
被引量:3
3
左长清,谢颂华.
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6):55-58.
被引量:41
4
傅伯杰,陈利顶,马诚.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
被引量:447
5
陈明华,黄炎和.
福鼎市土壤侵蚀的遥感监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8,5(2):136-140.
被引量:4
6
骆灿鹏,郑建闽.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资源估价试验──以福建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1998,12(4):33-35.
被引量:6
7
唐宏,盛业华,陈龙乾.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中若干技术问题[J]
.中国土地科学,1999,13(6):36-38.
被引量:41
8
王兆君,李想.
呼兰县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浅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1999,29(2):15-16.
被引量:3
9
伍世代.
GIS支持的福清市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3):87-90.
被引量:28
10
刘黎明,谢花林,赵英伟.
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1,15(4):43-46.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
1
陈明华,吴清泉,陈文祥.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A04):173-175.
1
吴清泉,陈明华,陈文祥,岳辉.
福建省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技术探讨[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49-52.
被引量:8
2
刘景明.
辽西北风蚀水蚀区大面积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效能的研究[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18(3):16-20.
被引量:1
3
王长耀.
再生资源动态遥感分析方法试验研究[J]
.环境遥感,1990,5(4):243-252.
4
“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列入国家“973”计划[J]
.水利水电技术,2006,37(8):31-31.
5
马芊红,张光辉,耿韧,王兵.
我国水蚀区坡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112-118.
被引量:12
6
邹亚荣,张增祥,赵晓丽,刘斌,张宗科.
中国土壤水蚀区环境背景因子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19-21.
被引量:5
7
母吉君.
浅议水土保持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
.内蒙古水利,2012(3):47-48.
8
乔振龙,张晨春.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J]
.西部资源,2016(6):122-123.
被引量:2
9
长江.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基本建成[J]
.人民长江,2006,37(8):50-50.
10
任洪玉.
基于GIS的中国水蚀区土壤侵蚀后果危险度研究方法[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36-140.
被引量:1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