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6年第4期26-27,共2页
Theory Studying and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29
-
1邵景元.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1998(S1):113-115. 被引量:1
-
2陈乃林,孙孔懿.终身教育的一项紧迫课题——关于我国老年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1998,19(3):65-68. 被引量:24
-
3洪力,阎振华.论新世纪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J].山西老年,2003,0(3):19-19. 被引量:1
-
4彭燕.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特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07-111. 被引量:25
-
5王未.论老年教育的价值及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5(2):74-76. 被引量:16
-
6魏梅霜.老年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6-48. 被引量:4
-
7李海宁.浅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发展老年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5):49-50. 被引量:3
-
8熊德明,张兆森,郭金亮.新时期老年教育的意义及其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216-218. 被引量:3
-
9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7)[R].中国老年学学会网,2009.
-
10邓荣汉 肖波.湖南农村老年教育的思考.北京成人教育,1999,(12).
二级引证文献31
-
1王可心.中国健康老龄化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社会福利,2024(4):29-41.
-
2王英,谭琳.中国老年教育的可及性研究[J].学术论坛,2010,33(8):173-177. 被引量:22
-
3王英,谭琳.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J].人口学刊,2011,33(1):32-41. 被引量:132
-
4宋秋英.我国老年教育体系的缺位与补位之析辨[J].中国成人教育,2011(5):5-7. 被引量:3
-
5陈旭峰,钱民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J].东南学术,2011(3):158-165. 被引量:9
-
6韩刚.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2(4):245-245.
-
7赵伟.我国农村老年教育问题的探究[J].成人教育,2012,32(9):62-64. 被引量:5
-
8范中原,王松岭.我国各省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34(11):44-48. 被引量:8
-
9孙钦荣.海峡两岸老年教育社会组织管理比较研究[J].理论界,2013(8):64-67. 被引量:4
-
10顾明.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82-85. 被引量:8
-
1秋千.成都志愿者,让城市春暖花开[J].西部广播电视,2009,30(4):122-123.
-
2葛壮.老龄社会问题中的青年群体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2008(3):30-34.
-
3李松.让“全民节俭”成为社会时尚[J].瞭望,2014(22):4-4.
-
4刘吉元.新闻工作者的法律素养[J].新闻前哨,2009(2):82-83. 被引量:1
-
5钟华.充富掩饰自卑女大学生走向诈骗深渊[J].政府法制,2008(8):48-50.
-
6文文,圆圆.离婚后遗症[J].北京纪事,1996,0(9):23-25.
-
7邵道生.追求“四种风气”[J].北京政协,1997(11):16-16.
-
8高津英.法国尼斯街头人狗共欢[J].科学大观园,2004,0(8):19-19.
-
9李胜男.论受贿罪的认定及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229-231.
-
10关枫.礼赞劳模——永远的社会时尚[J].观察与思考,1999(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