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前看过一部名叫《出租车司机》的电影,曾很长时间都被主人公那种疯狂而固执的情感所感动。电影中,孤独悲凉的特拉维斯和美艳绝伦的雏妓艾瑞丝在街头驱车狂飙的镜头,至今仍萦绕在众多影迷的心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剧情中的那款经典道具——出租车。它既像纽约这个庞杂都市机器中的一个多棱镜,安静地注视着都市表面下的一切;又像一个幽灵,穿梭在由混凝土创造出来丛林般的街道上,消失于纽约光怪陆离的夜雾里……剧中的出租车,就这样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承载起了影迷心目中的那份不容亵渎的感情。然而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法重温电影中的那番经典浪漫了。原因很简单,日益见涨的燃油费和“打的”费,让我们这些普通的“工薪族”就是想浪漫也浪漫不起来,更不要说那些在计价器上做点手脚的“黑出租”了。兜里的票票本来就不宽裕,再弄点虚,做点假,那连番奔跳后的一声开价,简直就像是一盆冷水,足以让那些急着办事或赶时间的顾客心里“拔凉拔凉”的。市民“打的”无非是图个方便和快捷,然而在现代社会,想要得到一份“明明白白”的计价收费却不容易。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究竟何时,我们才能得到出租车计价器的一份‘真感情’?!”
出处
《大众标准化》
2006年第8期20-23,共4页
Popular Standard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