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心理”辨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犯罪心理必然涉及刑法学、犯罪学和心理学,然而三学科概念的交叉形成研究的困难。犯罪心理研究既要以刑法学“犯罪”概念为起点,又必须引申并扩展,融入犯罪学对犯罪的研究内容,同时,还要增加心理学对犯罪行为与犯罪人的独特研究角度与内容。
作者
李玫瑾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137,共7页
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犯罪
心理
犯罪心理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著,田平.心理学原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著,黄风.犯罪人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
(意)菲 利著,郭建安.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同被引文献
63
1
王瑞山.
“报复社会”型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研究——以2005年以来的22个案例为考察对象[J]
.法学杂志,2011(S1):180-185.
被引量:16
2
张玉.
论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J]
.求实,2009(S2):80-82.
被引量:2
3
陈兴良.
基因的奴隶——龙勃罗梭论[J]
.比较法研究,1994,8(1):43-49.
被引量:24
4
李玫瑾.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10-115.
被引量:31
5
严建.
现场勘查中心理痕迹分析研究[J]
.辽宁警专学报,2005,7(3):40-43.
被引量:3
6
李玫瑾.
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体系中的价值[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100-110.
被引量:18
7
王恩界,乐国安,严俊.
心理学关于影响犯罪因素的研究进展[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5,17(5):40-44.
被引量:4
8
武伯欣.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6-58.
被引量:15
9
叶国萍.
古典精神分析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述评[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86-89.
被引量:1
10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引证文献
11
1
李玫瑾.
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解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8.
被引量:3
2
王健,刘洪广,孟旭超,田斌鑫.
试论犯罪心理痕迹及其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3):7-7.
3
杨玉章.
行为证据分析意见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3):72-77.
被引量:1
4
熊亚文.
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心理的生成及预防——以“贫困生劫匪”黎某抢劫案为例[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23(3):29-33.
被引量:1
5
刘远.
从心理体系模型看犯罪心理学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5(1):72-77.
被引量:3
6
储召红.
论社会失意者极端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与阻断对策[J]
.皖西学院学报,2018,34(6):144-147.
被引量:1
7
李澍.
简述犯罪心理画像运用的方法[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32):227-227.
被引量:2
8
刘伟.
公共交通领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全景透视与侦查应对[J]
.山东社会科学,2021(10):173-179.
被引量:2
9
张敏.
犯罪心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公安教育,2024(2):34-37.
10
王进,李校星.
行为分析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8):173-17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任惠华,李轩.
极端型杀人犯罪侦查治理研究[J]
.公安学研究,2022,5(4):84-104.
2
李玫瑾.
滥杀犯罪的实案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16-27.
被引量:10
3
余青云,张静.
拒绝敏感性和抑郁在贫困大学生歧视知觉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6):1100-1103.
被引量:13
4
陈闻高.
行为证据论[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6,28(4):9-18.
被引量:6
5
刘斌志,何冰冰.
二十年来我国变态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8,31(1):47-56.
被引量:2
6
潘星晨.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7):4-5.
被引量:1
7
李玫瑾.
从刑事责任年龄之争反思刑事责任能力判断根据——由大连少年恶性案件引发的思考[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10-21.
被引量:24
8
刘建辉,董莎莎,管西婷.
心理结构模型视角下的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103-106.
被引量:3
9
王雷,齐昆,乔子洵.
大学生隐匿性心理健康危机“4+X”网格化干预对策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4):51-56.
被引量:4
10
叶馨.
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21):95-96.
被引量:1
1
周明军.
行政还是管理——浅析有关公共行政概念的几个问题[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5):17-19.
2
梁康.
论犯罪的本质[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1Z):238-238.
3
宇文利.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概念及其拓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18-21.
被引量:7
4
魏巍.
浅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及理论体系的形成[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2(12):17-18.
被引量:1
5
余仰涛,曹立新.
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借鉴理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25-26.
被引量:1
6
胡晓航.
激励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我国公务员激励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173-174.
7
程东峰.
敢承担大责任者 才显出英雄气慨——青少年责任意识形成研究[J]
.青年探索,2003(5):3-7.
8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参考选题[J]
.福建理论学习,1998,0(4):33-33.
9
段宏斌,高书文.
也谈“中国哲学”的民族特性[J]
.运城学院学报,2005,23(1):10-13.
10
韦焱良.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腐败形成研究[J]
.党政论坛,2016(3):54-5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