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儒家美德动力发展模型的建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儒家美德思想发展迄今,经历了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汉唐时期的美德政治化,宋明时期的“三教合一”及近代的道德批判几个阶段。无论面临何种艰难险阻,它都能保持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其秘密在于自身具有稳定的动力发展模型。该模型由双旋结构体系、三角道德支撑、三维立体结构、美德动力机制几个部分组成。
作者 康宇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3,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4

  • 1任剑涛.李光耀为何改弦更张——网络时代亚洲的价值重建[J].南风窗,2001(4):66-69. 被引量:3
  •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 3[4][7][8][9][10][12][13]泰勒:《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第70页,第69页,第70页,第71页,第71页,第66页,第17页.
  • 4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湾:学生书局,1980.
  • 5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1965—2000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 6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演讲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 7这里所说的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是从现代生物学描绘的DNA双螺旋结构图形得到的启发。“在DNA分于内,两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在共同轴的周围缠绕在一起,这叫做双螺旋。”参见P·亨德莱主编:《生物学与人类未来》,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 8这可以从1980年代后期推出的电视政论片《河觞》的解说词可以得到印证。这部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的片子,对于中国传统的绝不留情,对于西方文化的深情呼唤,一时被认定为反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典型。
  • 9参见张君劢、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为中国文化告世界人士宣言书》中所列的几条足以解决世界文化困境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优长处方,就可以看出现代新儒家对此断定的信心。
  • 10专门研究社会政治儒学的蒋庆就撰写了数篇以“政治儒学”为题的论文。见《公共论丛》之《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所载《政治儒学中的责任伦理资源》,以及《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中所载《再论政治儒学》两文。但是,肖滨认为,将儒学结构应当更为准确地区分为个体心性儒学与社会政治儒学。本文依从肖说。参见肖著:《传统中国与自由理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