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必然与优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浅谈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必然与优势李舜酩,许庆余1引言当今世界发展迅猛异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一般群众到高层次的领导人,都在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变革,以适应社会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
作者
李舜酩
许庆余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44,共5页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关键词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理工学科
分类号
N05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周正,于云香.
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1):144-149.
被引量:8
2
肖海涛,吴光宗.博士生创造教育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02).
3
马名驹.
跨学科时代的教育发展[J]
.甘肃社会科学,1994(6):32-35.
被引量:9
4
文辅相.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思考[J]
.教育研究,1994,15(11):31-3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文辅相.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应当有一个根本性转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36(2):7-12.
被引量:8
2
周川.科学的教育价值[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3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
32
1
运动训练学、管理学、科学方法论基础综合课设计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1):21-23.
2
乌峰.
邓小平教育理论与蒙语授课学生素质教育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S1):187-189.
3
祁龙祥,黄彬.
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
.体育函授通讯,2002,18(1):42-43.
被引量:1
4
张诗才,梁维铭.
关于我院专业改造若干问题的思考[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6,16(3):66-69.
5
宋生贵.
论当代审美教育与生存智慧[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2):32-36.
被引量:2
6
管向群.
精神文明建设与高等教育的使命———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札记[J]
.江苏高教,1996(6):32-37.
7
黄昌海.
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现实作用与深远意义[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118-122.
被引量:34
8
康文峰.
普通高校篮球课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8):73-74.
被引量:5
9
陈世瑛,韩维仙,张达明.
大学本科生素质及其特点的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1997,15(4):20-23.
10
耿富云.
农村高等教育实践之回顾与反思[J]
.中国农业教育,2010,11(2):1-3.
被引量:1
1
雷喻义.
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研究[J]
.天府新论,1996(1):34-36.
2
徐联仓.
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2(1):45-46.
被引量:1
3
王富华.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数学之友,2009,23(12):22-23.
4
朱熹豪.
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而奋斗的杰出学者H.西蒙[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6(5):68-79.
5
朱鋐雄,王世涛,王向晖,黄燕萍,丁建华.
注重实现大学物理课程的思想方法论价值——对《非物理类专业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之二[J]
.物理与工程,2009,19(2):2-5.
被引量:5
6
路甬祥.
回眸百年科技 展望新的世纪[J]
.中国科技月报,2000(3):4-9.
7
陈浩文.
一种声音、两种声音还是多种声音?[J]
.浙江学刊,1999(2):131-136.
被引量:1
8
郭燕杰,李好.
试探牛顿神学自然观及其与机械论思想的关系[J]
.科学之友(中),2009(5):146-148.
9
周理乾.
不完全自然的生成——论迪肯的“缺失主义”与突现动力学[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33(1):27-32.
被引量:1
10
任定成.
机器发现:数位时代的科学研究工具[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6):1-5.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