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符号消费批判之批判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今社会,符号消费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经济现象。在中国,很多学者把符号消费看作是虚假消费、炫耀性消费和异化消费而进行批判。其实,我们不能简单移植西方消费社会研究的学术概念和话语,对符号消费的性质和效应,需要一些历史的、社会文化的以及制度的分析。
作者
桂世河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147,共4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关键词
符号消费
炫耀性消费
虚假消费
异化消费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
蒲心文.
浅论西方消费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1997(4):54-56.
被引量:2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1、45页.
4
Csikszentmihalyi, M. and E. Rochberg- Halton. The Meaning of Things: Domestic Symbols and the Self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21.
5
月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73页
6
尹世杰.
关于消费文化的几点思考[J]
.消费经济,1995,11(4):1-5.
被引量:16
7
Jean Baudrillard.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Semiotext (e), 1988. p. 21.
共引文献
61
1
王婷婷,孙绍勇.
消费文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与建构[J]
.海派经济学,2023,21(4):142-155.
2
邓国用.
精神文化消费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精神文化消费讨论综述[J]
.消费经济,1997,13(1):53-56.
3
赵成文,于玉清.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技术人员个体意识的整合与引导[J]
.甘肃社会科学,2004(6):151-154.
被引量:1
4
杨晓莲.
浅析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2):10-15.
被引量:2
5
应国良.
政治意识过滤:实证主义批判的新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0(6):58-63.
被引量:1
6
左卫民,周洪波.
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的语境分析[J]
.法学,2002(10):31-40.
被引量:67
7
贺来.
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及其限度——从“生命现象”的视角看[J]
.天津社会科学,2005(2):14-18.
被引量:2
8
贺来.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1-6.
被引量:24
9
于桂芝,武卉昕.
论理性的批判与重建[J]
.江海学刊,2005(4):56-60.
被引量:1
10
辛鸣.
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关于制度功能及其局限的哲学分析[J]
.哲学研究,2005(9):93-9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2
1
陈庆德.
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J]
.社会科学,2006(2):53-61.
被引量:16
2
张筱薏,李勤.
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
.学术论坛,2006,29(9):35-38.
被引量:49
3
晏辉.
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与消费主义[J]
.求是学刊,2007,34(2):28-33.
被引量:12
4
唐·舒尔茨,海蒂·舒尔茨.唐·舒尔茨论品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5
让·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
6
序言部分.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9.
7
Jerre B. Swarm,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Brand Strength[ J]. 96 TMR 943,963. (2006).
8
Thomas D. Drescher,The Trans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demarks- From Signals to Symbols to Myth[J]. 82 TMR 301,322. (1992).
9
Michael Pulos, A Semiotic Solution to the Propertization Problem of Trademark [ J]. 53 UCLAL. Rev. 833,846. (2006).
10
Jerre B. Swann,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Brand Strength[ J]. 96 TMR 943,953 -954. (2006).
引证文献
3
1
徐聪颖.
略论符号消费背景下商标功能的拓展[J]
.河北法学,2010,28(2):132-135.
被引量:9
2
孟庆艳.
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批判[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2(2):40-43.
被引量:2
3
杨嵘均,顾佳圆.
网络符号消费的社会心理与资本逻辑[J]
.江苏社会科学,2022(4):85-93.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范晓宇.
商标所有人的产品责任研究——以商标功能论为中心[J]
.知识产权,2011,21(4):70-74.
被引量:5
2
徐聪颖.
“混淆之虞”,抑或“显著性受损之虞”?——对我国商标侵权认定标准的再思考[J]
.河北法学,2012,30(10):96-101.
被引量:2
3
李萍.
商标注册申请权初探——写在《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之际[J]
.河北法学,2013,31(2):58-63.
4
秦洁.
商标淡化理论新解:以关系为思考单元[J]
.知识产权,2013,23(7):19-28.
被引量:2
5
储敏.
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商标战略思考[J]
.知识产权,2013,23(7):71-76.
被引量:3
6
于连超.
商标对质量标准的表达及其法律责任配置解析——关注食品安全私营标准[J]
.河北法学,2015,33(9):66-76.
被引量:2
7
胡启明.
工具与政治之间: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日常生活化转向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3):66-70.
被引量:6
8
杨岩,吴翠丽.
网络符号消费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及其双重逻辑批判——基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视域[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0(3):103-110.
被引量:1
9
YUN Sunhee,陈芳鑫.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商标功能之重构——以本源功能与派生功能为中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2):28-38.
被引量:3
10
黄国群,徐丽红.
商标侵权判定的结构功能标准及其适用研究[J]
.电子知识产权,2022(11):15-31.
被引量:2
1
武建竹.
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评析及其启示[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86-89.
2
卢晓萌.
论异化消费与幸福[J]
.读天下,2016,0(12):123-123.
3
沈秉梅,张俊.
资本逻辑下的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悖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10-12.
4
田仁湛,宛锦春.
论异化消费的社会解构功能[J]
.中国商贸,2010,0(28):242-243.
被引量:1
5
陈向义.
异化消费及其扬弃[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4):535-540.
被引量:2
6
刁志萍.
幸福消费的实质与异化及其救赎路径[J]
.新视野,2012(5):99-101.
被引量:1
7
王力萍,孙彦泉.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6):84-87.
8
王荫庭.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及其他——王若水对普列汉诺夫的批判之批判[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9(1):24-30.
9
刘东海.
我国的异化消费现象及应对策略[J]
.创新,2009,3(9):73-77.
10
郭玲玲.
东亚消费社会转型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3-16.
被引量:3
人文杂志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