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伏邪”临床治疗思路探讨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伏邪学说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伏邪的研究对疑难、复杂、危重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运用伏邪理论仅限于对“伏邪”疾病进行说理和针对发作期进行治疗,忽略了对发作前的研究。从伏邪的实质出发,探讨伏邪理论指导慢性迁延性疾病的治疗思路,特别是疾病发病前的治疗,来拓展伏邪理论的临床应用。
作者
李战炜
王秀莲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9期1686-1687,共2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温病
伏邪理论
治疗思路
分类号
R241.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1
1
张喜奎.
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12-14.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4
1
焦一鸣,王放,潘少骅.
谈辨证论治的不足与完善[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8-10.
被引量:8
2
邓悦,郭家娟,李红光,丁颖迪,黄永生.
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的思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1-2.
被引量:31
3
温如果,李海波.
伏邪的病因及临证应用意义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1):89-90.
被引量:4
4
胡旭,周慧敏.
运用伏邪学说对冠心病早期防治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4-25.
被引量:9
5
孙海波.
中医论冠心病病因与干预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3-34.
6
王安东,张炎.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体系概述[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3):81-83.
7
索炜,王晞星,刘丽坤,李宜放,郝淑兰,高永强.
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伏邪致病理论探微[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5):65-65.
被引量:3
8
赵明芬,安冬青,汪建萍.
试论伏邪理论的源流及发展[J]
.中医杂志,2016,57(3):189-192.
被引量:112
9
晁俊,谢春光,方传明,钟文,覃海知,李海洋,富晓旭.
从“伏邪”理论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J]
.吉林中医药,2016,36(11):1084-1087.
被引量:10
10
李赟,田永衍,王建云.
从“伏邪”学说认识艾滋病之肺孢子菌肺炎[J]
.甘肃医药,2017,36(8):639-64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6
1
周仲瑛.
“伏毒”新识[J]
.世界中医药,2007,2(2):73-75.
被引量:149
2
徐学勤,陈庆云.
试论痰瘀与冠心病的相关问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59-60.
被引量:19
3
冮顺奎.
浅论伏邪理论中邪气伏匿的机理[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40-141.
被引量:35
4
龚骏.
穴位注射治疗“慢支”哮喘25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1995,16(5):26-27.
被引量:1
5
邱冰峰.
从“伏邪”理论探讨慢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J]
.中医研究,2005,18(9):1-2.
被引量:3
6
李振中,尹翠梅,张玉栋,赵美玲,和贵章,刘大同,张延群.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J]
.北京中医,2006,25(2):84-85.
被引量:14
7
张鑫,张俊龙.
伏邪概念实质研究[J]
.北京中医,2006,25(3):155-157.
被引量:7
8
张鑫,张俊龙.
伏邪潜伏和发病机理探讨[J]
.中医药通报,2006,5(2):26-28.
被引量:13
9
尹翠梅,吕蕾,郭俊杰,刘亚丽,徐秀峰,刘照宏.
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02-204.
被引量:13
10
张鑫,张俊龙,郭蕾,窦志芳.
伏邪特征的诠释[J]
.中医研究,2006,19(4):11-14.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9
1
杨帆,罗欣拉.
拓展伏邪学说指导现代临床应用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7):25-26.
被引量:4
2
舒灯红.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刍言[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714-716.
被引量:2
3
胡旭,周慧敏.
运用伏邪学说对冠心病早期防治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4-25.
被引量:9
4
梁宏.
从伏邪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802-803.
被引量:27
5
苏齐,曾艺鹏.
伏邪理论对慢性肺系疾病防治的意义[J]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9):22-23.
被引量:2
6
伍向东,王静.
基于伏邪理论辨治冠心病[J]
.湖北中医杂志,2015,37(5):42-43.
被引量:4
7
马超,柴可夫.
中医从伏邪论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498-3500.
被引量:9
8
曹云松,丁昕宇,任可,王敏.
以“热毒伏邪”学说论述肾性血尿[J]
.环球中医药,2017,10(5):602-604.
9
赵雪慧,谢春光,富晓旭,方俪鹃,刘晓可,周秀娟,李玲玲.
从伏邪理论论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代谢记忆[J]
.光明中医,2017,32(12):1719-17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曾军秀.
《内经》中伏邪学说对现代临床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0,28(3):51-52.
被引量:2
2
王琴,杨祥坤.
宣导泻肺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870-872.
被引量:6
3
王小玲,张军平,吕仕超.
病毒性心肌炎从伏邪论治探析[J]
.中医杂志,2011,52(10):826-827.
被引量:18
4
柳菁,徐厚谦.
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91-193.
被引量:5
5
董文娟,辛效毅,王记鹏.
降浊升清法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及干预NFκ-B的动物实验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2,32(1):70-72.
被引量:3
6
聂红明,董慧琳,高月求,陈建杰,王灵台.
从“伏邪学说”论述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的理论渊源[J]
.中医杂志,2012,53(7):541-543.
被引量:26
7
李雪.
从伏邪病因探胸痹心痛[J]
.吉林中医药,2012,32(8):763-763.
被引量:4
8
周晓平,马勇,陈金辉.
基于NET平台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知识系统构建研究与思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5):790-792.
被引量:2
9
翟昂帅,张军平,郭晓辰,朱亚萍,许颖智.
伏邪理论与治未病思想在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应用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2430-2431.
被引量:7
10
徐剑,李越华,李海涛,王慧玲.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3,31(5):149-150.
被引量:24
1
刘青华.
中药治疗慢性肝炎56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2):67-67.
2
李伟平,张喜平.
黄芩苷的应用及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1):97-99.
被引量:5
3
陈妙善.
消块汤治疗慢性迁延性炎性肿块24例[J]
.中医研究,1994,7(1):35-36.
4
廖铦.
痹证发病特点探异[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2):14-14.
被引量:2
5
刘鼎清,刘坚,蔡连红.
中药敷脐治疗慢性迁延性婴幼儿腹泻30例疗效观察[J]
.海军医学杂志,1995,13(3):273-274.
6
孙呈祥.
足部按摩(二)[J]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15,0(7):41-41.
7
胡亚香.
慢性迁延性肝炎中医辨证施护体会[J]
.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1992,6(1):36-36.
8
史素姚,史素英.
浅谈慢性肝炎的辨证施治[J]
.内蒙古中医药,1994,0(S1):44-45.
9
邵建明.
针药结合治疗痤疮23例[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9):574-574.
10
胡思源,贺爱燕,刘虹,尹新中,乔卫平,胡淑萍,陈宝义.
通脉养心合剂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病毒性心肌炎[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3):27-29.
被引量:7
中医药学刊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