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西走廊沙漠化防治与发展沙产业的思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河西走郎沙漠区多年来防沙治沙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采用的防沙治沙技术,从提高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作者
裴正晔
机构地区
甘肃省金昌市林业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34-36,共3页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沙产业
发展思路
分类号
S-01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魏怀东.河西地区人口、水土资源利用与土地退化分析[A].甘肃治沙理论与实践[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31~33.
2
王继和,徐先英.甘肃河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甘肃治沙理论与实践[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20~21.
同被引文献
17
1
常兆丰,赵明,仲生年,韩福贵.
民勤沙区植被退化与年际降水量关系的定位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295-1302.
被引量:28
2
曹成有,蒋德明,朱丽辉,南寅镐.
科尔沁沙地草甸草场退化的原因与植物多样性变化[J]
.草业学报,2006,15(3):18-26.
被引量:63
3
常兆丰,韩福贵,仲生年.
甘肃民勤荒漠区18种乔木物候与气温变化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2009,33(2):311-319.
被引量:40
4
常兆丰,邱国玉,赵明,杨自辉,韩富贵,仲生年,李爱德,刘淑娟.
民勤荒漠区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09,29(10):5195-5206.
被引量:30
5
曾勇.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以呼和浩特市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10,30(3):668-673.
被引量:55
6
吐尔逊.哈斯木,曼尼萨汗.吐尔隼,阿依先木.司马义.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对干流土地沙漠化的影响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8):58-62.
被引量:10
7
常兆丰,韩福贵,仲生年.
民勤荒漠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
.中国沙漠,2011,31(2):505-510.
被引量:21
8
刘世增,常兆丰,张剑挥,唐进年,王强强,张大彪,朱淑娟,张国中,樊宝丽.
甘肃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所表征的气候环境信息[J]
.干旱区研究,2013,30(2):364-371.
被引量:7
9
常兆丰,仲生年,韩福桂,刘虎俊.
粘土沙障及麦草沙障合理间距的调查研究[J]
.中国沙漠,2000,20(4):455-457.
被引量:74
10
常兆丰,段小峰,韩福贵,仲生年,王强强,张剑挥.
民勤荒漠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生态效应[J]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2):2562-256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常兆丰.
甘肃河西60年防沙治沙的问题及出路[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0(9):152-159.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宏荣.
青海省防沙治沙的发展研究[J]
.经济师,2020,0(4):156-157.
被引量:2
2
朱秉启.
中纬度荒漠区河西走廊沙丘地貌的演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J]
.地理学报,2021,76(11):2710-2729.
被引量:13
3
姚泽,刘世增,詹科杰,王祺,王飞,刘淑娟,王芳琳,孙涛,常兆丰.
沙漠光伏的热力平衡效应及其防沙治沙的生态学意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1):98-105.
被引量:4
4
占玉芳,马力,滕玉风,钱万建,鲁延芳.
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特征[J]
.生态学报,2022,42(3):922-934.
被引量:10
5
ZHU Bingqi.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dune landforms and its environmental indications in the mid-latitude desert area(Hexi Corridor)[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22,32(4):617-644.
6
李忠国,罗国立,纪肇烨,贾普琦,聂和平.
基于有机质循环理念的沙漠治理模式探讨——以武威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22,38(8):189-197.
7
程小云,张琴,兰芳芳,李源,韩雅萱,张黎敏,杨妍轲,王新源.
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动态及驱动因素[J]
.中国沙漠,2022,42(6):134-141.
被引量:8
8
马剑平,张元恺,张雯,常兆丰.
封沙禁牧生态效益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2023,42(2):248-256.
被引量:2
9
赵建梅,王晓燕.
沙漠植被调节气温的生物学功能初步测定分析——以民勤沙区为例[J]
.现代农业研究,2023,29(9):41-44.
10
范长春,李洪波,王亚超,邱傲琦.
防沙治沙技术概述及分场景应用路径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3,5(5):45-47.
1
周旭霞.
沙壤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4X):110-111.
2
冯丽娟,王劲松,王立革,韩鹏远.
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9-11.
被引量:7
3
高艳波.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结构[J]
.吉林农业,2017(2):87-87.
4
让腐植酸在沙漠化治理中形成新产业[J]
.腐植酸,2009(3):54-54.
5
苏杨.
三北地区发展沙产业应把生态恢复作为首位目标[J]
.北方经济(内蒙),2004(9):13-16.
被引量:2
6
刘忠民,宋其龙,张文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J]
.北京水利,2005(1):50-51.
被引量:19
7
郑继超.
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农业措施[J]
.河南农业,2009(7):32-32.
8
樊会琴.
凉州沙产业发展的思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4):10-11.
9
董玉祥.
人为因素在西藏中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初步分析[J]
.第四纪研究,1998,18(2):185-185.
被引量:7
10
白伟本,李特林.
北疆地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0,27(5):602-602.
被引量:8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