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和现状。从1979—1992年,我国开始授权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推行承包制和转换经营机制、股份制试点,给企业松绑。1985年,政府在10个领域增加企业的决策权,这对生产和操作的权力从政府到企业的转移,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因未解决产权问题,企业经营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转换。1992年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1998年起,国务院制订国企的三年脱困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都是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的有益探索。经过这20多年的国有经济调整改造,也取得了一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