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文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构建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依据、方法和实施策略。
作者
吴声文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内江科技》
2006年第7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许小慧.
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六环节”教学模式初探[J]
.甘肃教育,2000(5):22-23.
被引量:2
2
(美)詹姆斯·H·麦可米伦主编,何立婴.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1
1
王春.
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实施的实效性研究[J]
.化学教学,2008(8):4-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郭海忠,刘壮宁.
合作学习:一种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2):124-126.
被引量:2
2
边飞燕.
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
.化学教育,2006,27(5):32-33.
被引量:8
3
贺瑛.
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
.化学教学,2006(7):18-21.
被引量:22
4
宋红波,李敏慧.
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128-130.
被引量:6
5
李如密,马忠兴.
合作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构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6):38-41.
被引量:21
6
莱斯利·P·斯特弗等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29.
7
周锋.
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112-113.
被引量:10
8
陈迪.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运用[J]
.知识经济,2013(7):154-154.
被引量:13
9
许小慧.
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六环节”教学模式初探[J]
.甘肃教育,2000(5):22-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汪晓飞,周勇.
化学合作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J]
.化学教学,2008(1):28-29.
被引量:4
2
王春.
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实施的实效性研究[J]
.化学教学,2008(8):4-6.
被引量:6
3
梁宇华.
优化问题设疑 培养学生思维[J]
.中学教学参考,2011(8):78-78.
4
周威策.
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策略之实验研究[J]
.考试周刊,2008,0(18):185-186.
被引量:1
5
孙妍.
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践探讨[J]
.俪人(教师),2015,0(18):68-6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汤春玲.
浅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J]
.中学教学参考,2009(8):113-113.
2
张建升.
浅谈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J]
.新西部(理论版),2009(6):213-213.
被引量:1
3
王秀丽.
化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40-40.
4
李春燕.
试论高中化学学习策略教学的途径[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5):34-34.
5
阳圣沩.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Z):304-304.
被引量:4
6
张玉山.
探讨高中化学的研究性学习[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1):203-203.
7
张立明.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J]
.魅力中国,2013(10):268-268.
8
何翔.
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及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7):12-15.
被引量:1
9
童春梅.
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2018,0(12):162-162.
被引量:1
10
王学美.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20):38-38.
1
段强,李勇.
基于专题网站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研究[J]
.陕西教育(教学),2009(12):38-41.
2
董健全.
例谈构造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J]
.考试(教研版),2013(4):185-185.
3
陈明杰,陈永睿.
学生互批作文之不足说[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0(7):25-25.
4
卜春富.
整体观照 循点突破--谈如何概括作品的主题[J]
.新高考(高三语文、数学、英语),2010(1):21-22.
5
宋振明,马茜.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数字化构建探讨[J]
.科技风,2011(20):254-254.
被引量:1
6
林冬辉.
学生互批作文之不足[J]
.小学教学研究,2001(6):16-16.
7
高勋.
基于B/S模式的高职毕业设计选题系统构建[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103-106.
8
许高振.
有关限制性内切酶应用的习题简析[J]
.高考(理科版),2010(1):110-111.
内江科技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