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6-30,共5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20
-
1吴飞.从清华“200卡”案件评中国集团诉讼[J].法学,1999(10):60-64. 被引量:8
-
2刘磊.关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法商研究,1997,15(1):75-78. 被引量:26
-
3湛中乐,孙占京.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J].法学研究,1994,16(1):36-41. 被引量:14
-
4江伟,廖永安.我国民事诉讼主管之概念检讨与理念批判[J].中国法学,2004(4):83-90. 被引量:20
-
5[3]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5.
-
6[5]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新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250.
-
7[日]原田尚彦 于敏 译.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8《非洲六国将成立保护野生动物特别部队》.载《中国环境报》,1994年10月13日.
-
9张尚鬻,主编.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10王灿发.履行法定职责之诉成立的条件及问题[N].中国环境报,1995—12—30(3).
共引文献325
-
1秦拓,罗娜.示范诉讼:现实选择与程序完善[J].证券法律评论,2021(1):409-434.
-
2苟应鹏.论非诉调解协议的执行力[J].仲裁研究,2021(1):102-115. 被引量:2
-
3房昕.《新加坡调解公约》背景下我国商事调解协议执行力问题研究[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1(5):132-147. 被引量:7
-
4鲍彩慧.证券私人诉讼机制的现实问题与实践因应[J].投资者,2020(1):71-86. 被引量:2
-
5雷琳.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证明责任研究——以泰州'天价公益诉讼'案为例[J].楚天法治,2019,0(9):28-29.
-
6杨峰,王梅翠.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以完善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为视角[J].楚天法治,2018(24):22-22.
-
7齐树洁.环境诉讼与当事人适格[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7. 被引量:12
-
8黄春英,范晓娜.完善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06-109. 被引量:2
-
9齐树洁.论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制度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136-142. 被引量:3
-
10孔令媛.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83-85.
同被引文献152
-
1齐树洁.论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制度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136-142. 被引量:3
-
2阳露昭.环境侵权救济与诉讼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0-84. 被引量:3
-
3魏玉金.非诉讼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48-51. 被引量:2
-
4孙文祥.“环境司法保护”蹒跚起步[J].沪港经济,2009(11):65-65. 被引量:2
-
5陈瑞华.社会科学方法对法学的影响——在北大法学院博士生《法学前沿》课上的演讲[J].北大法律评论,2007,8(1):199-235. 被引量:20
-
6冯露.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实证研究——以S县环境监察大队为主要考察对象[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139-158. 被引量:2
-
7吕忠梅.论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41-46. 被引量:25
-
8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17(6):91-97. 被引量:129
-
9别涛.环境民事公诉及其进展[J].环境保护,2004,32(7):18-21. 被引量:14
-
10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J].河北法学,2005,23(4):79-8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20
-
1徐军,常永明.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56-59. 被引量:13
-
2袁周斌.论我国环境资源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以“两型社会”的构建为背景[J].湖北社会科学,2009(2):133-136. 被引量:2
-
3梁宏辉.论我国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J].河北法学,2009,27(7):105-107. 被引量:9
-
4萧伯符,袁周斌.构建“两型社会”与环境资源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22(6):5-9.
-
5范海玉,王琳.环境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的检视与思考——以环境审判机构改革为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6):63-72. 被引量:8
-
6宋汉文,张明娟,邱奇芳.环境民事纠纷调解之经济学分析[J].学理论,2011(10):121-122.
-
7陈晓景.流域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建构[J].中州学刊,2011(6):102-104. 被引量:2
-
8陈敏.环境信访制度的完善——以环境公益纠纷信访为视角[J].理论界,2012(3):173-176.
-
9陈占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97-98. 被引量:1
-
10陈长虹.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的政府责任[J].现代营销(下),2012(8):223-223.
二级引证文献47
-
1尤婷.枫桥经验视阈下环境污染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研究[J].民间法,2022(1):86-98.
-
2王麒睿,毋爱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责任承担方式体系论——基于39起典型案件的实证研究[J].法治论坛,2020(1):317-330. 被引量:3
-
3王小娜.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楚天法治,2019,0(9):31-31.
-
4陶蕾,张梓太.我国环境民事诉讼的困境与出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66-69. 被引量:3
-
5龙涓.试论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46-49. 被引量:1
-
6杨帆.从“丰田案”看中国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亚太经济,2010(5):145-149. 被引量:2
-
7李庆保.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J].河北法学,2010,28(9):47-54. 被引量:4
-
8程子薇.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模式之选择与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6):12-14. 被引量:1
-
9许红霞.完善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3):89-91. 被引量:2
-
10陈晓景.流域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建构[J].中州学刊,2011(6):102-104. 被引量:2
-
1邵文君.浅议我国环境纠纷ADR机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4):45-45. 被引量:1
-
2亓鑫.构建环境纠纷解决中的“法庭之友”制度[J].学理论,2012(15):69-70.
-
3贺季敏,许彩云.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4):120-125. 被引量:3
-
4兰远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J].法学评论,1989,7(2):26-28.
-
5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批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1,0(21):767-772.
-
6刘晓敏.环境污染纠纷案件调查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7):190-191. 被引量:1
-
7杨柳.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探析[J].法制与经济,2009(23):74-74. 被引量:3
-
8杨新建.艰苦奋斗精神新探[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8(2):28-33.
-
9阳露昭.环境侵权救济与诉讼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0-84. 被引量:3
-
1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对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海洋局有关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0,0(17):662-66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