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2,共2页
China Cotton
同被引文献24
-
1王彦霞,吴立柱,王省芬,马峙英.含NPTⅡ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抗虫棉室内快速鉴定方法(英文)[J].棉花学报,2007,19(2):134-138. 被引量:7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1426-2007棉花纤维品质评价方法[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3543.5-i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4407.12()(]8经济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纤维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5李燕娥,焦改丽,李淑君,等.转基因棉花纯度快速测定法[J].中国棉花,1998,25(8):14.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2594-2014植物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总则[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24692013陆地棉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分子标记法[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2634-2014棉花品种真实性鉴定SSR分子标记法[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
9Nap J P, Bijovet J, Stiekema W J. The resistant of kanamycin in transgenic plants[J]. Prophyta, 1998, 46(1):48-51.
-
10匡猛,杨伟华,许红霞,等.基于棉花SSR的多色荧光标记检测技术[J].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2011(9):1240-1244.
引证文献2
-
1戴翠荣,练文明,李子,王献礼,贺美球.南疆棉区氟节胺化学打顶技术初探[J].中国棉花,2013,40(9):31-33. 被引量:22
-
2周大云,杨伟华,魏守军,王延琴,匡猛,马磊,方丹,侯爱玲.棉种纯度和真实性3种鉴定方法简介[J].中国棉花,2015,42(8):5-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28
-
1吴绪金,汪红,张军锋,马欢,周娟,王铁良,李通.棉花植株和棉田土壤中氟节胺消解动态分析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J].棉花学报,2015,27(1):39-45. 被引量:7
-
2叶春秀,庄振刚,李有忠,谢宗铭.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效果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5,24(1):91-96. 被引量:16
-
3袁青锋,张静,管利军,徐宇强,朱晓平.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5):72-74. 被引量:12
-
4王孝纲,张教海,夏松波,张友昌,夏关章,别墅.机采棉品系CN01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J].中国棉花,2015,42(7):33-36. 被引量:7
-
5康正华,赵强,娄善伟,葛杰,张海祥.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7):1200-1208. 被引量:32
-
6王刚,张鑫,陈兵,王旭文,韩焕勇,王方永,赵海.化学打顶剂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棉花,2015,42(10):8-10. 被引量:14
-
7付小琼,杨付新.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中棉所63的真实性和纯度[J].中国棉花,2016,43(2):17-20. 被引量:8
-
8黎芳,王希,王香茹,杜明伟,周春江,尹晓芳,徐东永,卢怀玉,田晓莉,李召虎.黄河流域北部棉区棉花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3):2497-2510. 被引量:29
-
9付小琼,杨付新,彭军,刘逢举,刘媛.基于DNA-SSR分析2015年度我国主推棉花杂交种纯度[J].中国棉花,2016,43(11):16-19. 被引量:3
-
10韩焕勇,王方永,陈兵,张旺锋,李保成,田晓莉,李召虎.灌水量对北疆棉花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效应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7,29(1):70-78. 被引量:26
-
1田孟军,周筑平,廖敏,张炳林.水稻旱育秧沼液不同浸种时间效果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57-58. 被引量:1
-
2李骏,贺德军,张素华,张钟鸣.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旱育秧沼液浸种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1,28(12):1679-1680. 被引量:3
-
3李磊鑫,黄瑞冬.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J].种子,2007,26(2):81-82. 被引量:12
-
4欧立军,邓力喜,陈良碧.不同浸种方法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2007,26(12):8-10. 被引量:16
-
5刘亚运,汤彬.生态旱育秧沼液浸种不同时间效果初探[J].遵义科技,2007,35(4):29-31.
-
6徐东辉,张耀伟,李春刚,崔崇士.籽用南瓜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J].中国蔬菜,2006(8):13-15. 被引量:4
-
7吴文嫱,韦永选,周鑫,黄小龙,许云,黄东益.大薯组培苗抗炭疽病接种方法的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174-175. 被引量:4
-
8陈合云,曹栋栋,郑学强,陈珊宇,阮晓丽,阮关海.不同浸种处理对杂交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40-43. 被引量:8
-
9刘平安,吴安文.强氯精药剂浸种方法的改进[J].生物灾害科学,1990,0(2):32-32.
-
10张淑梅,李晶,王玉霞,赵晓宇,张先成,孟利强,田洁萍.植物病原真菌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97-599.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