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李渔创作的商品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由儒而商的生活转轨,使李渔的创作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众化的题材选择、通俗化的创作手段、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使其创作活动具有明显的商品化价值取向。
作者 苏爱民
出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7-28,62,共3页 Journal of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23

  • 1吴华雯.试论李渔小说创作的商业化[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9(1):41-44. 被引量:1
  • 2陈多.畸形发展的明代传奇——三种明刊《白兔记》的比较研究[J].戏剧艺术,2001(4):67-75. 被引量:8
  • 3保罗·伍德,朱平.艺术的商品化[J].新美术,2007,28(3):16-35. 被引量:7
  • 4鲍金.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7):133-135.
  • 5萧欣桥.李笠翁小说十五种[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81.
  • 6黄鹤农.笠翁十种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76.
  • 7李渔.答陈蕊仙书[A].李渔全集(第3卷)[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143.
  • 8李渔全集(第20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98.
  • 9李渔.奇穷科为中表姜次生作[A].李渔全集(第1卷)[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197.
  • 10李渔.曲部誓词[A].李渔全集(第1卷)[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13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