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关于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80,共2页
Theory Journal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克莱尔.肖特.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17(4):49-55. 被引量:103
-
2.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2001年)[A]..中国统计年鉴[C].,2002.p331.
-
3.200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
4.(2001年)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A]..中国统计年鉴[C].,2002.p148—149.
-
5.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告[Z].,2001年4月5日..
-
6.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网[Z].,..
-
7.上海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
8于伟加.完善住房公积金,积极推进个人住房贷款[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0,(29):7-24
-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J].中国房地产业,1998(10):49-50. 被引量:3
-
10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2(3):106-110. 被引量:171
共引文献198
-
1张玉春,原军超.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月刊,2022(10):36-38. 被引量:1
-
2刘孙香.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困境研究[J].社会福利,2021(6):13-20. 被引量:1
-
3陈曦,张和清.工业化社区社会排斥与居民自治的包容性社区建设行动研究——以广东珠海H社区为例[J].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1(2):1-18.
-
4张漪漫,华红琴.合而不融: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排斥研究[J].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18(2):1-16.
-
5龚晶,胡世明.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教育培训[J].发展研究,2008,25(9):94-95. 被引量:5
-
6黄锦泉.从香港的住房供应制度看厦门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3):66-69.
-
7吴玉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艾滋病人及感染者[J].科技风,2008(2):97-98. 被引量:1
-
8詹花秀.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6):57-59.
-
9葛笑如.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农民工贫困问题再审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38-43. 被引量:11
-
10郑育琛,武毅英.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精英情结与社会排斥——一个典型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5):70-74. 被引量:6
-
1杨玲,言如.论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J].重庆国土房产,2002(3):46-49.
-
2黄正宇.围绕经济工作中心 精心组织专项审计[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9):25-26.
-
3赵振宇.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探析[J].学术交流,2008(3):139-141. 被引量:8
-
4本刊编辑部.国企骨干人才激励[J].现代国企研究,2016(23):14-15.
-
5张蕊.中外企业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会计之友,2008(9):44-47. 被引量:5
-
6侯卉清.浅谈我国的小城镇建设[J].北方文学(中),2012(11):227-227.
-
7陈彬.浅谈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3(11X):58-58.
-
8李贵卿.对乡村集体企业产权改革中利益调整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2):32-34.
-
9展欣.强化民生审计 维护群众利益[J].审计文汇,2008(1):41-41.
-
10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J].四川劳动保障,2005(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