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人》女性形象塑造看曹禺创作理念变化
被引量:2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65-167,共3页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13
-
1杨军.从反抗绝望到精神救赎——曹禺戏剧中女性悲剧命运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127-129. 被引量:3
-
2李志孝.论曹禺剧作中的懦弱男子形象[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54-57. 被引量:3
-
3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4曹禺.曹禺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
5秦牧.当代作家谈创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
6田本相;刘一军.曹禺全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
7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
-
8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
-
9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
1李国平,李孟阳,王克荣.打造曹禺文化品牌 扮靓特色城市名片[J].中国财政,2012(21):77-77.
-
2王林竹.论现代市场营销理念[J].现代营销(下),2009(11):84-85. 被引量:11
-
3郭策.不要爱上别人的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06(10):57-58.
-
4万红波,王洋.资产负债观下的财务理念变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163-165. 被引量:9
-
5白海银.以“工匠精神”打造农牧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禽业导刊,2017,0(2):1-1.
-
6徐志宽.“互联网+”背景下对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新认识[J].经营与管理,2017(2):44-46. 被引量:2
-
7杨太泉.对当前国有企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7):361-361.
-
8吴如.不断冒险 柳甄只为做一个决策者[J].经营管理者,2016,0(32):48-51.
-
9于维洋.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可信吗?[J].统计与决策,2008,24(11).
-
10小新.在浪漫与现实之间——访北京爱立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J].北京纪事,2002(1):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