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理人》
2006年第10期58-58,共1页
Manager
同被引文献26
-
1徐晓燕,张斌.基于模糊贴近度的企业生命周期判定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26(10):1406-1409. 被引量:13
-
2徐艳梅.企业寿命的行业因素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1(1):75-79. 被引量:8
-
3顾力刚,韩福荣,徐艳梅.企业寿命剖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23-26. 被引量:9
-
4张鸿.企业寿命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16):122-125. 被引量:13
-
5李海舰,原磊.企业永续发展的制度安排[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92-100. 被引量:23
-
6周颖.试析当前我国购物中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5(10):17-18. 被引量:7
-
7张维迎.创业难成长更难[J].竞争力,2006(5):8-9. 被引量:1
-
8叶桂喃.中国企业如何做到基业长青?[J].当代经理人,2006(8):98-99. 被引量:1
-
9李明玉.延长中国民营企业寿命周期对策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74-76. 被引量:3
-
10OECD, Defin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Definitions Supporting Frameworks for Data Collection, http://www. oecd.org/.
二级引证文献30
-
1张少华,李晴雯.基于生命表方法的中国工业企业生存状况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05-114.
-
2刘斌,曲文波,朱文康.上海企业寿命和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14(5):15-20.
-
3王峰,周南南.中国企业生命表的编制[J].统计研究,2009,26(12):60-68. 被引量:9
-
4秦娟,刘艳,李黎.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链优化——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会计之友,2010(22):47-49. 被引量:4
-
5崔祥民,梅强.基于就业视角的中小企业政府扶持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05-107. 被引量:3
-
6"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课题组,严明义,杨宽宽,李天渊.关闭破产企业难逃“七年之痒”[J].调研世界,2011(2):22-24. 被引量:3
-
7张旭.企业发展阶段判别方法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2):87-88. 被引量:2
-
8王峰,何平.论平均预期寿命与平均死亡年龄[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2):150-159. 被引量:2
-
9王峰.企业规模、效益、年龄和企业生存:理论与再认识[J].未来与发展,2011,32(7):73-79. 被引量:10
-
10史宇鹏,和昂达,陈永伟.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来自制造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29(8):118-125. 被引量:36
-
1中国——IT外包行业的新主力?[J].商学院,2005(6):16-16.
-
2刘晓忠.联想卧“薪”,欲尝何“胆”?[J].软件工程师,2004(9):22-24.
-
3王洪侠,田蕾,费亚红.科研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J].现代商业,2016(19):143-144. 被引量:4
-
4邹雄.IT服务业的流失之痛[J].深交所,2006(1):36-40.
-
5李玉兰.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发展的“催化剂”[J].中小企业科技,2004(10):27-28.
-
6王丽娟.服务的难处[J].信息产业报道,2001(10):50-52.
-
7李志能.IT服务业中国与印度的不同挑战[J].新经济导刊,2005(8):78-78.
-
8崔晓峰,焦晓波,吴振明.企业成长阶段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研究——基于皖北地区IT服务业小企业数据[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1):1312-1316.
-
9刘满成,孙维琦.中小企业与电子商务[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2):7-10. 被引量:3
-
10公司[J].商界,2010(2):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