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富士康事件的多维反思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轰动一时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起诉《第一财经日报》两位记者一案,在当代中国新闻侵权诉讼案件史上十分罕见:从8月28日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富士康状告记者侵害其名誉权并向记者索赔3000万开始,到8月30日富士康将诉讼索赔由3000万巨额改为象征性的1元,再到9月3日富士康撤诉,双方发表和解的联合声明,真是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极富戏剧性。有评论认为,“其悬念度和跌宕度倒不像是一场新闻侵权官司,而像是事先精心导演的一幕精彩戏剧,全然出乎人们的正常思维和判断”。
作者
董天策
施海平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岭南新闻探索》
2006年第5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富士康
《第一财经日报》
多维
事件
新闻媒体
诉讼案件
科技集团
新闻侵权
分类号
G216.3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林爱珺.
“富士康事件”的冷思考[J]
.传媒观察,2006(10):16-16.
2
豫文,袁飞飞,崔冬旭.
记者遭3000万元“天价”索赔 报社高管披露来龙去脉 富士康事件的台前幕后[J]
.决策探索,2007(02A):85-87.
3
袁勇.
舆论博弈中的力量总动员——兼论富士康事件的标本意义[J]
.新闻爱好者,2006(12S):4-5.
4
李曙光.
关于数字档案馆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的研究[J]
.档案与社会,2003(4):34-36.
5
罗慧莹,李义菲.
关于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几点思考[J]
.新闻世界,2013(8):300-301.
6
钟克勋.
从“富士康事件”谈记者的自我保护[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140-142.
被引量:2
7
本刊评论员.
不能与不为[J]
.中国工人,2010(9):1-1.
8
亦杰.
富士康事件“大结局”的缺憾[J]
.今传媒,2006,14(11X):49-49.
9
蒲红,徐小兰,马永新.
富士康事件报道的得与失[J]
.新闻知识,2010(7):23-25.
10
俞评.
构建媒体与司法和谐关系的思考[J]
.新闻战线,2007(8):47-48.
被引量:1
岭南新闻探索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