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陆岩石圈的热结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国内外地热状态的观测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入手,论述了岩石圈热结构的分布特点与板快的关系,区域性构造过程的复杂热效应,水文地质过程及其热效应,岩石圈的热状态及其决定的岩石圈的流变性,地球的热历史及其早期热结构。同时对加强我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
石耀霖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0年第6期14-23,共10页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关键词
岩石圈
热结构
大陆
大地构造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02
1
樊计昌,李松林,张先康,刘明军.
海原断裂在地壳深处的几何形态及其动力学意义[J]
.地震学报,2004,26(S1):43-51.
被引量:15
2
赵大鹏,雷建设,唐荣余.
中国东北长白山火山的起源:地震层析成像证据[J]
.科学通报,2004,49(14):1439-1446.
被引量:50
3
赵国泽,汤吉,詹艳,陈小斌,卓贤军,王继军,宣飞,邓前辉,赵俊猛.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电性结构和地块变形关系的研究[J]
.中国科学(D辑),2004,34(10):908-918.
被引量:93
4
刘明军,李松林,张先康,樊计昌,宋占龙.
海原断裂带断层通道波观测与破碎带宽度[J]
.物探与化探,2004,28(6):549-552.
被引量:15
5
龚育龄,王良书,刘绍文,李成,韩用兵,李华,蔡进功.
济阳坳陷地幔热流和深部温度[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1):121-128.
被引量:21
6
李松林,张先康,樊计昌.
利用断层围陷波研究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破裂面[J]
.地震学报,2005,27(1):42-50.
被引量:25
7
陈九辉,刘启元,李顺成,郭飙,赖院根.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2):333-342.
被引量:119
8
崔作舟,李秋生,吴朝东,尹周勋,刘宏兵.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J]
.地球物理学报,1995,38(A02):15-18.
被引量:71
9
徐义刚,林传勇,史兰斌,J-C.C.Mercier,J.V.Ross.
中国东部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B辑),1995,25(8):874-881.
被引量:35
10
赵平,汪集,汪缉安,罗定贵.
中国东南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J]
.岩石学报,1995,11(3):292-305.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
4
1
刘明军,李松林,方盛明,樊计昌,赵丽.
利用地震波速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组成及其动力学[J]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2):412-430.
被引量:32
2
陈志耕,刘泰峰,冯朝军,孙广丽.
地球膨胀构造动力物理模拟的相似性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S1):95-104.
被引量:3
3
唐晓音,黄少鹏,张功成,杨树春,胡圣标.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岩石圈热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9):3749-3759.
被引量:10
4
张健,方桂,何雨蓓.
中国东部地热异常区深层高温分布特征与动力学背景[J]
.地学前缘,2023,30(2):316-33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张晓亮,陆明勇,江在森,王双绪,祝意青.
玛尼Ms7.9级地震三维动态模拟及余震解释[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5):1367-1376.
被引量:2
2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徐辉龙,叶春明,陈营华.
香港地区海陆地震联测及深部地壳结构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5):1389-1397.
被引量:27
3
柯小平,王勇,许厚泽.
青藏高原三维地壳结构的重力正演模拟[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4):1225-1234.
4
陈志耕.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J]
.科学通报,1999,44(9):912-920.
被引量:15
5
卫小冬,赵明辉,阮爱国,丘学林,夏少红,朱俊江,黄海波.
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中横波的识别与应用[J]
.热带海洋学报,2010,29(5):72-80.
被引量:20
6
刘明军,樊计昌,韩艳杰,王士华,胡中民,莘海亮,赵丽.
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地块运动与中国大陆强震关系探讨[J]
.地震,2011,31(1):127-134.
被引量:7
7
张永谦,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李明,王谦身.
阴山造山带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上地壳的地震波属性结构及岩性推断[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87-97.
被引量:24
8
葛粲,郑勇,熊熊.
华北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538-2548.
被引量:56
9
卫小冬,赵明辉,阮爱国,丘学林,郝天珧,吴振利,敖威,熊厚.
南海中北部陆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3150-3160.
被引量:22
10
赵闯,李成波,杨映希,施行觉.
超声波速度测定中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6):2232-2240.
被引量:6
1
臧绍先,宋惠珍,宁杰远.
日本海俯冲带的热结构及热源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2):164-173.
被引量:21
2
高山,张本仁.
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J]
.地球化学,1993,22(3):241-251.
被引量:20
3
何有海.
海洋上层热结构演变与El Ni■o[J]
.热带海洋,1991,10(2):26-32.
被引量:1
4
金振民,H.W.Green II,R.S.Borch,金淑燕,T. N. Tracy,T.E.Young.
幔源包体和中国东部现代弧后地热标志[J]
.中国科学(B辑),1993,23(4):410-416.
被引量:8
5
陈国能.
地质界的“奥林匹克”[J]
.国际学术动态,1993(5):9-10.
6
汪缉安,徐青,张文仁.
云南大地热流及地热地质问题[J]
.地震地质,1990,12(4):367-377.
被引量:72
7
吴乾蕃,廉雨方,祖金华,谢毅真.
山西断陷带地热研究[J]
.科学通报,1991,36(7):532-534.
被引量:9
8
袁叔尧.
1986—1987年El Ni■o事件前后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的上层热力结构[J]
.热带海洋,1991,10(2):18-25.
被引量:4
9
王德滋,周新民.
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研究现状和当前岩浆岩研究方向[J]
.地质科技管理,1991(2):1-4.
10
李德威.
关于大陆构造的思考[J]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1995(2):10-17.
地球科学进展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