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在发展实践中重要性和复杂性的日益提高,对相关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分析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政策依据。
作者
陈蜀豫
机构地区
东北财经大学
出处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年第10期69-70,共2页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
东中西部
“十一五”规划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宋璇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纵横综合定位法[J]
.财贸经济,2004,25(11):55-58.
被引量:4
2
陶立新.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失衡与优化分析[J]
.当代财经,2001(12):11-13.
被引量:1
3
徐滇庆.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J]
.当代财经,1998(8):3-7.
被引量:3
4
杨开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
.经济研究,1994,29(12):28-33.
被引量:32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问结构》[M].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彼得尼茨坎普 安虎森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高纯德,张万清.中国地区产业结构[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4
刘耀,陶立新.
宏观经济系统结构失衡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8):47-49.
被引量:4
5
倪鹏飞,刘高军,宋璇涛.
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3(7):34-39.
被引量:88
共引文献
333
1
杨明洪,巨栋,涂开均.
“南北差距”: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化的事实、成因与政策响应[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4):97-112.
被引量:54
2
李宪慧,张忠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变特征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3):167-168.
被引量:3
3
刘永江,覃成林,李俊雅.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30-33.
4
谢学宁,张正栋,夏斌.
广州市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167-172.
被引量:1
5
白永平,张宇硕,李慧.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J]
.干旱区地理,2011,34(6):1009-1016.
被引量:7
6
徐祥生,王磊.
中国居民收入分化与阶级分层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1999(1):29-39.
被引量:6
7
论德国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
.德国研究,1996,11(1):12-16.
被引量:1
8
冯建松.
嘉兴融入长三角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S1):18-20.
9
曹广忠,缪杨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1):97-110.
被引量:1
10
刘春燕.
分税制对省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分析[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3(4):24-29.
同被引文献
3
1
李志玲.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初探[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2):16-20.
被引量:24
2
徐青青,缪立新.
区域物流发展及研究综述[J]
.物流技术,2006,25(4):1-3.
被引量:31
3
李坚飞.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1):17-1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邹书利,王亚芳.
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09,9(4):30-3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徐智慧,杜彦萍.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物流战略定位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8):72-75.
被引量:3
2
张志娟.
承接产业转移的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分析[J]
.物流技术,2012,31(9):126-128.
被引量:6
3
王昊.
中部地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1):3-5.
被引量:2
4
周亚蓉.
基于博弈论的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
.物流科技,2012,35(12):64-65.
5
李超锋.
珠三角物流经济中心城市空间等级灰聚类分析[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32-37.
被引量:2
1
发改委杜鹰:中部六省发展速度已连续五年超过东部[J]
.品牌(理论月刊),2013(6):4-4.
2
2007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J]
.通信企业管理,2007(9):77-78.
3
张二虎,王秒.
我国广告业非均衡发展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3(8):71-74.
4
韩玲.
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于信贷投放的解释[J]
.宏观经济研究,2014(4):113-120.
被引量:15
5
高萍.
内生型发展:中部崛起的模式选择[J]
.宏观经济管理,2008(12):42-43.
被引量:1
6
唐卫毅.
致力破解“三大差距”难题“重庆模式”值得借鉴[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1(25):46-47.
7
郭丽娟.
我国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127-128.
被引量:5
8
王奇兵,许继琴.
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J]
.特区经济,2015(12):104-105.
被引量:1
9
刘力.
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05(4):58-62.
被引量:57
10
杨少华,张景亚.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不平衡性分析[J]
.商业时代,2012(29):118-119.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