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接受过程中的变异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接受美学重视读者的接受,因接受主体的个体差异,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情感、意蕴和意义往往会产生变异。文本自身的“不确定”和“空白”、期待视野、时代因素、文化传统等是造成作品变异的主要原因。尽管文本随读者的主观差异而存在变异,但它是客观的,并非无限制地随意变异。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说明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现象。
作者 周晓萍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6,共3页 Journal of Hainan Radio & TV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7

  • 1曲金.接受美学理论与多维艺术欣赏[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34-36. 被引量:3
  • 2Donald. A. Norman, design psychology,CITIC Press,2003.
  • 3李辰琦.当代建筑思潮中的非理性倾向研究[D].2007.
  • 4the Red Sea Star. http-J/www.pcxue.com/html/200620060710/22063.shtml [EWOL].
  • 5seven human tiretlies[EB/L].http'J/www.dianping.com/shop/500887.
  • 6dark restauranllE B/OL].http'.//www59766.com/Blog/U U 33137H 130~ht~rL.
  • 7焦金波,卢进丽.认知行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5):116-1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