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内容狭窄化,评价方法简单化,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将考试与评价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强调的是评价的分等功能,其目的是鉴别、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的人,在淘汰、挑选的过程中,使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这种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主体性和主动性,也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如何改变以考试分数为主评价学生的传统方式,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出处
《基础教育》
2006年第8期43-44,共2页
Journal of Schooling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