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蒙文通对晚清《公羊》学及董仲舒的批评——兼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对经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蒙文通通过探讨今文经学的革命说,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评了晚清《公羊》学讲改制而不讲革命之说,并对晚清《公羊》学的思想渊源———西汉董仲舒今文学亦提出批评。从中可以看到清末民初以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对经学的深刻影响。
作者
蔡方鹿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56,共12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蒙文通
晚清《公羊》学
董仲舒
革命说
政治
经学
影响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65—166页.
2
《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蒙文通文集》第一卷,第189页.
3
《毛诗正义》卷一之一,《诗大序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据原世界书局缩印阮元刻本影印本,上册,第272页.
4
蒙文通.《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蒙文通文集》第一卷,第201页.
5
《孔子和今文学》.《蒙文通文集》第三卷,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10-211页.
6
《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蒙文通文集》第三卷,《经史抉原》.第104-105页.
7
《孔子和今文学》.《蒙文通文集》第三卷,《经史抉原》.第159页.
8
《治学杂语》.《蒙文通学记》.蒙默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6-17页.
共引文献
5
1
蔡方鹿.
蒙文通经学思想探析[J]
.中国哲学史,2005(1):95-102.
被引量:1
2
蔡方鹿.
国学大师蒙文通论儒家经学与诸子学[J]
.社会科学战线,2006(2):31-34.
被引量:1
3
蔡方鹿.
蒙文通对六经皆史说的批评及其经史观的时代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3):44-49.
被引量:1
4
严寿澂.
刘咸炘经学观述略[J]
.史林,2011(4):82-95.
被引量:3
5
张凯.
“以国故整理科学”:《儒学五论》与国史体系重建[J]
.浙江学刊,2013(1):48-54.
同被引文献
7
1
杨泽波.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孟子王道主义——对有关孟子王道主义一种通行理解的批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1-7.
被引量:8
2
余治平.
孔子改制与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论(上)[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2):9-15.
被引量:2
3
余治平.
孔子改制与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论(下)[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3):1-7.
被引量:2
4
王江武,高瑞杰.
董仲舒“灾异”说之确立[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39-46.
被引量:4
5
徐兴无.
《春秋繁露》的文本与话语--“三统”“文质”诸说新论[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3):4-20.
被引量:8
6
黄波.
董仲舒改制思想的三种向度[J]
.江汉学术,2019,38(2):119-128.
被引量:1
7
黄开国.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改制说[J]
.中国儒学,2016(1):102-1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万光军.
儒学革命观的逻辑解读[J]
.中华文化论坛,2007(1):104-109.
被引量:2
2
王江武,王康.
董仲舒的革命思想[J]
.衡水学院学报,2020,22(6):23-2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万光军.
孟子让舜“窃负而逃、乐忘天下”的寓意[J]
.孔子研究,2007(5):26-34.
被引量:6
2
傅智伟,符杰祥.
话剧《铸剑》与小说《铸剑》:表现主义的两副面孔[J]
.鲁迅研究月刊,2018(11):52-66.
1
赵沛.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133-137.
2
李跃红.
儒学各主要宗派中的孔子形象[J]
.学术探索,2013(11):1-4.
3
李俊岭,王成略.
马融的学行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J]
.理论学刊,2007(2):41-44.
被引量:1
4
张凯.
平议汉学:蒙文通重构近代“今文学”系谱的尝试[J]
.中国哲学史,2012(4):115-125.
被引量:2
5
罗彦民.
晚清今文学与诸子学复兴之共因探析[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60-64.
6
张勇.
“偶然”的背后:试说梁任公著述《清代学术概论》之心意[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5):44-54.
被引量:4
7
陈少明.
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J]
.中州学刊,1994(5):67-69.
被引量:3
8
汤志钧.
晚清启蒙思想生发之轨迹[J]
.文史知识,2007(5):106-106.
9
郜积意.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西汉今文学、古文学、小学的共同研究[J]
.孔子研究,1999(3):70-81.
被引量:1
10
陈其泰.
晚清公羊学的发展轨迹[J]
.历史研究,1996(5):18-29.
被引量:5
孔子研究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