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冯友兰哲学思想和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冯友兰哲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冯友兰哲学及哲学史思想观念、研究方法的剖析,寻求哲学和文学的共通之处:即在他的著作里潜隐着一种形而上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文化使命感的追求;其哲学研究方法具有世界性眼光下的中西文化、哲学比较融合的思路;他的“信古—疑古—释古”观念,“正—反—合”的历史意识和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学术素养,对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
作者
徐国亮
吕超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128,共6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冯友兰
哲学
思想观念
文学研究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三松堂学术文集·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
《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3
李中华编.《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4
陈乎原.《超越规则》,《90年代思想文选》第一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5
冯友善.《中国哲学史·附录·审查报告》下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432页.
6
《中国近年研究史学之新趋势》,《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2001年版,第281、359页.
7
《近年史学界对于中国古史之看法》,《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2001年版,第281、359页.
8
《(古史辨)第六册序》,《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2001年版,第281、359页.
9
王瑶.《我的欣慰与期待》,《文艺报》1988年12月6日.
10
《信古·疑古·释古》,《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第一编史论篇,1996年版,第10页.
共引文献
3
1
蔡仲德.
论教育家冯友兰[J]
.浙江社会科学,2001(6):148-159.
被引量:1
2
杨绍军.
西南联大的新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J]
.社会科学论坛,2014(4):195-205.
被引量:1
3
贺昌盛.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抉择--1920年代的“国学”研究取向及其文化意味[J]
.学术月刊,2015,47(9):112-117.
被引量:1
1
刘凤娟.
幸福的潜隐与显白:康德的合理的幸福论研究[J]
.理论月刊,2014(6):48-51.
被引量:2
2
苏荟敏.
“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与中国美学史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5):19-20.
3
李瀛霓.
哲学研究方法的自我意识表征[J]
.学理论,2016(2):61-62.
4
张品端.
朱熹与康德哲学概念之比较[J]
.武夷学院学报,2010,29(4):9-13.
5
陆云.
解读胡塞尔的直觉明证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11(1):263-264.
被引量:2
6
李联华.
现象学哲学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刍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2):58-59.
7
程嫩生.
论惠栋、戴震治诗中的信古与求是——兼论吴、皖学派分帜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5(6):275-278.
被引量:3
8
程嫩生.
戴震治《诗》思想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61-64.
9
宋民.
贯通古今以求索 融汇中西而开拓──《周来祥美学文选》讨论会综述[J]
.文史哲,1999(6):123-124.
被引量:1
10
李龙海.
亚里士多德探讨形式与质料关系的方法及其启示[J]
.北方论丛,2000(4):17-20.
被引量:1
孔子研究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