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3,共3页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同被引文献44
-
1赵晓阳.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与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J].宗教学研究,2008(3):210-215. 被引量:4
-
2段琦.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J].世界宗教研究,1999(3):52-66. 被引量:4
-
3王美秀.倪维思的“三自”主张及其反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8(1):111-122. 被引量:4
-
4卓新平.赵紫宸与中西神学之结合[J].世界宗教研究,1998(1):132-136. 被引量:3
-
5张化.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述评[J].史林,1998(1):58-67. 被引量:6
-
6沈以藩,曹圣洁.中国基督教的自立运动[J].社会科学,1982(3):57-60. 被引量:4
-
7孔祥涛.两难之间:在华基督教差会早期的本土布道员[J].世界宗教研究,1997(3):117-125. 被引量:2
-
8王美秀.基督教的中国化及其难点[J].世界宗教研究,1996(1):74-82. 被引量:8
-
9吴义雄.自立与本色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对华传教战略之转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24-132. 被引量:10
-
10吴义雄.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与本色教会运动[J].世界宗教研究,2002(2):70-80. 被引量:10
-
1汪维藩.自牧(三十八)[J].天风,2011(8):60-61.
-
2赵晓阳.作为基督教思想家的赵紫宸[J].金陵神学志,2015,0(Z1):38-46.
-
3赵志恩.析丁主教有关上帝是爱的论述[J].天风,2001(10):51-52.
-
4赵峰.论蒂里希“终极关怀”的“终极性”[J].原道,2016(3):108-142.
-
5杨国忠.人里面的“上帝的形象”[J].金陵神学志,1998,0(2):39-40.
-
6夏洞奇.奥古斯丁论奴隶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3):61-68. 被引量:2
-
7沈承恩.拓宽视野,更深刻地认识教会——《荣耀的教会》序[J].天风,2000(9):49-50.
-
8卓新平.德尔图良:荒谬与信仰[J].竞争力,2007(12):67-67.
-
9新书推荐[J].天风,2016,0(7).
-
10夏洞奇.在“惩恶”与“扬善”之间:奥古斯丁论国家的双重作用[J].史林,2007(2):15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