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通常是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的,教师基本采用主观或定量的方式,而且局限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项目的评定。这种评价方式的性质属于终端性评价,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意志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因而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有运动天赋,不用经过多少努力,体育成绩就可以达到“优秀”。这部分学生可能会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不求进步和发展。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天分”较差,平时虽十分努力,但最终还是只能得个“良”或“及格”,甚至“不及格”!这就严重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了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远离体育!另外,传统体育教育内容主要以“达标”内容为主,从初中到高中,年复一年,一成不变,学生没有发展自己运动特色的空间,而评价标准也是一成不变,采用省颁统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教师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达标率必须在95%以上),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反反复复的练习,往往导致不少学生“喜欢体育而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
出处
《江苏教育研究》
2006年第9期42-43,共2页
Jiangsu Educ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