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学视野下教师群体激励理论的缺失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10期54-55,共2页
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共引文献38
-
1张怀德,韩黎明,康义,周国强,陈州吉.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数学)需求调查与现状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2):106-109.
-
2金艳.试述职成教学校教师的激励因素[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3(4):9-11.
-
3廖娅晖.农村中学教师真正需要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4(10):19-20.
-
4廖娅晖.农村中学教师需要及激励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269-272. 被引量:5
-
5马鹰,李晓文.不同教师群体激励因素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209-211. 被引量:4
-
6马鹰.论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群体激励理论的缺失[J].教育探索,2007(4):15-17. 被引量:2
-
7周湘梅.激励一线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05X):53-56. 被引量:5
-
8李红锋,王定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0):46-48. 被引量:3
-
9曾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效能感与其教学问题诊断能力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57-60. 被引量:5
-
10韩春利.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体育教师管理激励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5,0(2):54-58.
-
1陈珺.论学习主体需要与激励[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3):84-85. 被引量:1
-
2张治广.从128张奖状带来的激励效应试谈对中后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华南金融电脑,2000,0(8):19-20.
-
3董宏华,尤春发,甄金凤.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思想研究[J].成人教育,2012,32(10):37-38. 被引量:2
-
4王良玉.运用激励效应调动教师的积极性[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5,0(4):68-70.
-
5吴文丽.班主任与赏识教育浅析[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9):25-25. 被引量:1
-
6王丽娟.班主任与赏识教育浅析[J].考试(教研版),2012(9):179-179.
-
7杨培玉.发挥激励效应 调动教师积极性[J].考试周刊,2007(42):123-124.
-
8杨晶.关于高校管理中教师群体激励的探讨[J].消费导刊,2010(3):130-130. 被引量:1
-
9黄德平.学校管理中的群体激励[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11):5-7. 被引量:1
-
10榜样教育中的激励效应[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14,0(7):7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