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亚洲研究特遣队——美国陆军中奇特的情报部队
被引量:2
出处
《环球军事》
2006年第09S期42-43,共2页
Global Military
同被引文献14
-
1王渤.公开途径反恐情报的搜集[J].法学杂志,2006,27(6):71-73. 被引量:15
-
2马晓军.科技情报报导中的翻译工作.情报杂志,1998,(5):91-92.
-
3谢毓湘,杨培,栾悉道,吴玲达,周宏潮.互联网情报收集与处理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7,33(23):205-207. 被引量:4
-
4陈峻.公开情报信息搜集分析系统总体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8,34(3):38-40. 被引量:5
-
5李会明.美国国家公开情报研究中心[J].国际资料信息,2008(6):29-31. 被引量:5
-
6陈勇,张佳骥,吴立德,刘海娟.基于开源信息的情报分析系统[J].无线电工程,2009,39(5):25-28. 被引量:8
-
7芦仁杰.公开情报搜集的新特点[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6):10-11. 被引量:6
-
8赵小康.公开源情报——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2):23-27. 被引量:17
-
9赵冰峰.论情报的过程[J].情报杂志,2010,29(2):6-9. 被引量:13
-
10何劲.重视专题翻译在公开情报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J].情报杂志,2010,29(B12):37-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时胜利.公开情报研究中动态信息跟踪的作用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9):66-69. 被引量:7
-
2董尹,赵小康.公开源情报研究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1):119-123. 被引量:15
-
3董尹,尹放.基于“组、群”概念的公开源情报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12):54-58. 被引量:5
-
4董尹,蒋立琦.公开源情报理论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8):27-32. 被引量:5
-
5江良,陈嵩辉,刘楠,张翠竹.试论公开源情报对航天发展战略研究的作用[J].卫星与网络,2019,0(5):64-66. 被引量:4
-
6杨建英,余至诚.开源情报在中国国家安全情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情报杂志,2019,38(10):21-26. 被引量:36
-
7牟笛,陈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维智库研判模型及其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32(4):15-22. 被引量:9
-
8产院东,郭乔进,梁中岩,胡杰.开源情报中心系统设计[J].信息化研究,2021,47(1):39-47. 被引量:2
-
9毛欣娟,俞海洋.当前我国开源情报应用研究现状及其完善[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1(2):50-56. 被引量:7
-
10赵宁,黄铁娜,唐振宇,徐乐.大数据时代开源情报的知识危机与应对策略[J].情报杂志,2021,40(5):92-99. 被引量:9
-
1王元辅.毛泽东关注“边纵”[J].云南国防,2001(2):41-41.
-
2胡永福.情报部队作战原则简介[J].电子对抗参考资料,1993,0(2):13-20.
-
3王金志.以色列国防军将装备新型防弹衣[J].轻兵器,2013(1):23-23.
-
4李亚超,宁金炉.连队传家宝[J].解放军生活,2014(4):82-82.
-
5王雁.灵敏的通信是陆军情报的关键[J].军事电子,1992(3):18-22.
-
6网事纵横[J].中国信息安全,2012(8):40-43.
-
7美军全力打造第一支网络旅[J].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3(2):70-70.
-
8伍星.东野“二局”助林彪决胜辽沈[J].党建文汇(上半月),2010(6):51-51.
-
9克里斯托弗·博登,胡文翰,站盈,谢捷维.中美海军角逐亚太[J].环球军事,2014(10):67-67.
-
10章名.隐形帝国:美国海外军事“黑基地”大揭秘[J].看世界,2010(8):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