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象从寒辨治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胃痛、鼻衄、糖尿病、高血压四个病案为例,分析其虽在临床症状上表现有热象,或在疾病的传统认识中多辨为热证,但其病机实质是寒证,从寒辨治而获疗效,提出辨证不能为症状表象和西医病名所干扰,辨证的核心是探求病机。
作者
李炜弘
刘明
陆明
谭从娥
陈聪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7-1098,共2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病案
真寒假热
中医药疗法
辨证
分类号
R249.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
1
郭小青,韩丽萍.
中医症状诊断的意义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58-1759.
被引量:12
2
刘秀枝.
浅析《金匮要略》治痰饮咳喘4方[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5):32-32.
被引量:2
3
董祥,刘汉萍.
经方治疗哮喘的思路[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2):11-12.
被引量:5
4
周鸣宇.
潜证刍议[J]
.江苏中医,1999,20(12):7-8.
被引量:11
5
赵如峰.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寒哮验案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57-458.
被引量:3
6
张丽艳,王喆,艾华.
射干麻黄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3):232-233.
被引量:1
7
谢蓉,彭丹虹,王燕萍,李先涛.
痰证相关辨证标准研究文献的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2):356-360.
被引量:22
8
崔红生,姚海强,王琦.
基于辨体-辨病-辨证三维诊疗模式防治支气管哮喘[J]
.中医杂志,2015,56(22):1912-191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严石林,沈宏春,王浩中,邓瑞镇,陶怡.
中医症状的辨证意义及辨识方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1-3.
被引量:7
2
胡海波,周佩夏,赵国静,孙增涛,姜良铎.
对射干麻黄汤证治的思考及运用[J]
.环球中医药,2019,12(1):50-5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倩,吴文珍,杨小波.
中医湿证症状术语的规范刻画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7):2281-2286.
2
刘杰,李文.
中医基本物质属性初探[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19-21.
被引量:1
3
项楠,李佐祥,黄太华,张箭,朱映涛,夏双红,付嘉,袁培川,王青平,方琰.
凉血止衄汤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6):32-34.
被引量:1
4
徐金柱,付良,范德斌.
范德斌教授经验方白虎止衄汤治疗鼻衄82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7):28-29.
被引量:2
5
王子涛,李倩,苏涛,杨小波.
中医辨证思维与证候标准的多样性探讨[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1):3469-3472.
被引量:5
6
李年火,付超.
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29-31.
被引量:5
7
梁亮,王圣治,杨鸫祥,曲妮妮.
从舌苔表现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机转归[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3):120-123.
被引量:8
8
梁亮,李京.
痰饮在尿毒症肺病中的致病作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140-142.
9
谢文利,李君,毛树松,解丹.
中医症状知识库知识关联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3,44(2):35-41.
被引量:4
10
张荣春,任健.
基于症状间关系构建中医横向关联证候量表的理论构想[J]
.中医药信息,2023,40(5):27-31.
1
黄鸿健.
真寒假热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481-482.
被引量:1
2
陈伯青.
少阴病治验三则[J]
.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41-41.
3
丁树栋,管恩兰.
真寒假热治验举隅[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2):103-103.
4
罗向群,林丽,杨鹏.
罗忠祥应用中医变法治验三则[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2):728-729.
被引量:3
5
张艳,于睿,杨关林,柳士博,.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虚瘀痰毒病因病机实质研究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513-1514.
6
冯尔宥,宋敏.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机的探讨[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1):8-10.
被引量:10
7
焦恒海.
健心力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证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19-1419.
8
严石林,沈宏春,王浩中,邓瑞镇,许嗣立.
脾肾阳虚常见假热证辨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942-943.
被引量:2
9
顾中欣.
真寒假热案难症举隅[J]
.陕西中医,1998,19(12):552-553.
10
宋静,赵福俊.
真寒假热症验案一则[J]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2):122-122.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