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种植密度对短季棉浙506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短季棉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浙50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可使短季棉结铃高峰期与光热资源适宜成铃期相吻合,极显著地增加伏桃、单位面积铃数及皮棉产量,但铃重略有下降.在生理效应上,可显著增强盛花前棉株根系活力;促进单叶变小、增厚,提高群体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显著增加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营养与生殖生长,从而有利于增铃和提高经济产量,且不会导致幼蕾。
作者
邬飞波
金珠群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机构地区
浙江慈溪市棉科所
出处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23-627,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委"八五"重点课题
关键词
短季棉
密度
生理特性
产量
棉花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喻树迅,黄祯茂.
短季棉品种早熟性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6):48-54.
被引量:46
2
承泓良,喻树迅.
陆地棉早熟性遗传研究进展[J]
.棉花学报,1994,6(1):9-15.
被引量:27
3
魏四军,张良诚,吴光林.
柑桔光合作用适应性变化的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3,19(3):321-326.
被引量:11
4
聂以春,棉花学报,1994年,6卷,3期,146页
5
邓绍华,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20卷,3期,15页
6
团体著者,土壤农化分析,1985年
7
高新一,植物生理通讯,1965年,2期,44页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明道绪,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3年,2期,129页
2
刁光中,短季棉新品种.中棉所10号,1983年
3
匿名著者,国外棉花,1982年,3期,17页
4
兰巨生,作物遗传参数统计法,1982年
5
孙济中,作物育种学,1981年
6
匿名著者,国外棉花,1980年,2期,1页
7
马育化,数量遗传理论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1980年
8
马育华,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1980年
9
团体著者,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1978年
10
吴仲贤,统计遗传学,1977年
共引文献
74
1
葛知男.
陆地棉早熟性的生理特点及其遗传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1):21-24.
被引量:1
2
Shu-XunYU Mei-ZhenSONG Shu-LiFAN WuWANG Ri-HongYUAN.
Biochemical Genetics of Short-Season Cotton Cultivars that Express Early Maturity Without Senescenc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5,47(3):334-342.
被引量:19
3
张桂寅,马峙英,刘占国,吴立强.
低酚与常规短季棉品种比较[J]
.中国棉花,1994,21(12):8-9.
4
孙贞,江卫,黄观武,毛正轩,杨泽湖.
棉花早熟海陆种间杂种生育特性的研究[J]
.中国棉花,1994,21(10):10-12.
被引量:2
5
喻树迅.
我国短季棉50年产量育种成效研究与评价[J]
.棉花学报,2005,17(4):232-239.
被引量:20
6
喻树迅.
我国短季棉50年早熟性育种成效研究与评价[J]
.棉花学报,2005,17(5):294-298.
被引量:13
7
喻树迅.
我国短季棉50年品质育种成效研究与评价[J]
.棉花学报,2005,17(6):360-365.
被引量:6
8
蔡应繁,谭永久,何洪华.
短季棉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成份和典型相关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8(4):346-349.
被引量:20
9
胡美君,郭延平,沈允钢,张良诚.
柑橘属光合作用的环境调节[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535-540.
被引量:44
10
汪芳,金珠群,黄一青.
播期对短季棉营养代谢、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6,47(4):414-41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1
1
高福元,朱家骝.
不同生长期喷施“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9(S2):206-207.
被引量:5
2
徐立华,李大庆,杨德银.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4):20-22.
被引量:2
3
马宗斌,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
短季棉豫早73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4):30-31.
被引量:13
4
李伶俐,谢德义,马宗斌,林同保,杜远仿,张东林,李志敏,台国琴.
麦后直播短季棉不同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3):239-242.
被引量:11
5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9):61-63.
被引量:7
6
邬飞波,许馥华,洪彩霞.
种植密度和EDTA对短季棉产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1997,9(1):5-9.
被引量:3
7
祁家凤,王昊.
棉花应用缩节安进行化学调控的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6):218-218.
被引量:1
8
赵中华,刘德章,南建福.
棉花各器官干物质分配规律的数学模型[J]
.华北农学报,1997,12(3):53-59.
被引量:18
9
葛逢珠,董合忠,赵相宜.
麦后直播短季棉主要农艺措施的优化组合[J]
.山东农业科学,1997,29(4):17-18.
被引量:7
10
徐立华,何循宏,李国锋,何林池,沙安勤.
不同密度、肥料水平对苏抗103的产量影响[J]
.江西棉花,2002,24(3):20-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伶俐,杜远仿,张东林,马宗斌,谢德意.
不同密度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7):51-5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钾肥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2):48-50.
被引量:4
2
李凤瑞,史加亮,董灵艳,张东楼,赵文超,李子双,杨秀凤.
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生长环境优化研究[J]
.核农学报,2019,33(2):355-362.
被引量:8
3
董合忠,张艳军,张冬梅,代建龙,张旺锋.
基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J]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24):4615-4624.
被引量:30
4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DPC)对麦后直播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6,32(6):1288-1293.
被引量:17
5
李伶俐,郭红霞,李文,马宗斌,朱伟,杨铁钢.
不同育苗方式麦后移栽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J]
.农业科学,2015,5(3):76-80.
被引量:1
1
王惠萍,冯复全,谢德意,王新望,张海洋.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2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1997,26(6):10-11.
2
张存信.
短季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8(10):28-28.
3
冯复全,王惠萍,谢德意,王付欣,吴耀芳.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J]
.农业科技通讯,2000(8):32-32.
4
王永乐,张境道,王建棠,姚禹生.
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1992,19(5):34-35.
5
王德生.
短季棉新品种辽棉14号[J]
.新农业,1998(1):15-15.
6
徐文胜,徐洪志.
盐碱地短季棉筛选[J]
.中国棉花,1997,24(2):35-36.
7
赵伟杰,钟应山,陈金书.
谈谈短季棉的好处与栽培技术[J]
.江西棉花,1994,16(2):38-39.
被引量:1
8
葛逢珠,李汝忠,秦国武,刘承运,周玉,毛德顺,赵相宜.
短季棉新品种—鲁棉10号[J]
.中国棉花,1990,17(5):22-22.
9
张存信.
天津市推广短季棉八改技术措施[J]
.中国棉花,1997,24(7):38-39.
被引量:1
10
汪清和.
生物钾肥与使用技术[J]
.石河子科技,1995(3):36-37.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