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产生的合理性——政府失灵的视角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作为一种协调政府、院校与社会三者关系的中介团体,在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弥补由于政府失灵在高等教育领域所造成的损失。本文试从政府失灵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产生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以期有所启示。
作者
张振宇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政府失灵
教育中介组织
合理性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聂静虹.
论中介组织在提高政府效能中的作用[J]
.岭南学刊,2003(3):91-93.
被引量:6
2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1994.
3
陈彬,欧金荣.
从“政府失灵”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改革[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3):66-69.
被引量:20
4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1994.
5
张德祥.
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缓冲器”[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4):37-41.
被引量:17
6
顾海兵,徐忠海,金丽馥.
弥补“失灵”的第三只手──社区──以污染治理为例[J]
.中国改革,2001(6):29-31.
被引量:7
7
吴东民;董西明.非营利组织管理,2003.
8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胡代光.经济学,199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布鲁贝克 王承绪 等.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
李红惠.从高校扩招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3).
3
夏天阳.
高教改革与教育社会中介组织[J]
.上海高教研究,1997,17(5):65-67.
被引量:19
4
沈玉顺.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建设探析[J]
.教师教育研究,1997,12(5):58-64.
被引量:15
5
徐景武.
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行为模式探析[J]
.江苏高教,2000(3):59-61.
被引量:24
6
顾海兵,徐忠海,金丽馥.
弥补“失灵”的第三只手──社区──以污染治理为例[J]
.中国改革,2001(6):29-3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55
1
王晓楠,吴林.
公民社会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初探[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77-78.
2
刘喜华.
我国大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基本构想[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3):91-93.
3
张振宇.
教育中介组织分析——NGO的视角[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1):13-15.
被引量:4
4
朱虹青.
论加快发展外经贸领域中介组织的客观必要性[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4):18-20.
5
张晶.
科层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适用性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5S):29-30.
被引量:7
6
张振宇.
试析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产生的合理性[J]
.大学教育科学,2005(2):35-37.
被引量:2
7
刘小强,周鸿敏.
从校、企合作走向职教、行业联姻[J]
.成人教育,2005,25(11):74-75.
被引量:2
8
孟宣廷,袁永红.
论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估[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19-20.
被引量:3
9
曹汉斌,焦传震.
高校办学自主权研究视角的转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13.
被引量:6
10
杨柳.
建立职业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思考[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1):82-8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周建民,陈令霞.
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之评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37-139.
被引量:6
2
陈华.
第三部门的功能、困境与发展路径——公共管理视角的阐释[J]
.求索,2007(3):42-44.
被引量:10
3
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2015一07-30,http://www.moe.gov.cn/jyb-xwfb/gzdt-gzdt/s5987/20150730-196698.html.
4
Giies P,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University of Ottwa Press, 1999, p. 221.
5
胡伶.
教育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部分区域抽样调查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7):7-12.
被引量:13
6
刘耀明.
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变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5):66-69.
被引量:6
7
尤伟.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公共治理[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1):36-40.
被引量:6
8
冯芳.
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
.当代教育科学,2014(21):27-29.
被引量:2
9
康乔.
民办教育中介组织业务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8,28(S1):26-27.
被引量:5
10
徐绪卿.
对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若干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42-4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曾小军.
民办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因、障碍与对策[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1):8-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杰.
教育治理视域下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失衡现象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6(22):24-27.
被引量:4
2
陈文联,黄夏雨.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非正式制度障碍及解决路径[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8,18(2):1-5.
被引量:4
3
李旋旗.
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的保障:教育中介组织的社会责任[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0,20(6):21-26.
4
康尧.
中外合作办学下的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失灵探讨[J]
.智库时代,2019(3):25-25.
被引量:1
1
陈克西,陈宝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等教育改革刍议[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5,15(3):100-103.
2
韩亚宁,魏巍.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研究[J]
.知识经济,2016(8):143-144.
3
李克强考察清华和北大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J]
.中国发展观察,2016(8).
4
缪志红.
网络经济与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J]
.学海,2004(6):197-199.
5
杜琼.
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J]
.中国电力教育,2008(5):136-137.
6
葛广昌,陶美重.
非均衡发展政策下的高等教育公平[J]
.山东农业教育,2009(1):8-13.
7
规范改制 校企发展天地宽[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4):25-26.
8
奚茂龙,胡俊平.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8-10.
9
许杰.
试析高等教育领域的绩效管理——管理主义的研究视角[J]
.教育与经济,2008,24(2):37-41.
被引量:6
10
白雪.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
.经济师,2016(3):215-216.
被引量:9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