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土族》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China's Tu Nationality
同被引文献165
-
1汤代佳.青海厄鲁特蒙古与清朝之早期关系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1,12(3):58-61. 被引量:2
-
2任玉贵.青海湖祭海活动[J].雪莲,2006(3):89-94. 被引量:1
-
3佐藤长,孟秋丽.青海卫拉特诸部落的起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1-19. 被引量:3
-
4张永江.罗卜藏丹津与达赖喇嘛[J].清史研究,1999(1):106-108. 被引量:3
-
5郝苏民.卫拉特蒙古及其民间文学的研究——关于开拓蒙古民间文艺学一个分支的设想[J].西北民族研究,1986(0):233-243. 被引量:2
-
6蒲文成.试谈雍正“癸卯之乱”的历史渊源[J].西藏研究,1985(1):37-45. 被引量:2
-
7蔡志纯.松巴堪布益西班觉与《青海史》评价[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1):104-107. 被引量:4
-
8安应民.浅析和硕特蒙古进据青藏地区的原因[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3(1):89-96. 被引量:2
-
9玛.乌尼乌兰.卫拉特蒙古族传统文学概述[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80-84. 被引量:1
-
10汤代佳.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J].青海民族研究,1998,9(4):11-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
-
1陈鹏程.疆域与文学关系谫论——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中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7):23-31.
-
2淡乐蓉.藏族神山圣湖崇拜的法人类学考察[J].青藏高原论坛,2016,4(4):61-66. 被引量:9
-
3潘文良.洱海保护理念与藏区圣湖观念比较[J].大理大学学报,2018,3(1):43-47. 被引量:2
-
4僧格,王彦龙.历史与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区域民族志--读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J].西北民族研究,2018,0(2):228-231.
-
5周向阳.畲族传统生态伦理与现代生态文明构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11):8-13.
-
6刘铠宇,廖凌云,滕琳曦.自然圣境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119-128.
-
1史志宏.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2):47-62. 被引量:30
-
2路威,余敏荣,晓雄.走进中部“民营经济与中部崛起”系列报道 江西篇[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19(5):38-44.
-
3徐彬,曹艳英,李振兴,李卫魏.胶东渔民祭海习俗的演变与旅游开发[J].当代经济,2007,24(20):102-103. 被引量:8
-
4王一.古代“三公消费”愁煞君王[J].南国博览,2013(8):30-31.
-
5尚香杉,于春水.东口祭海[J].走向世界,2015,0(13):90-91.
-
6李强.论雍正时期的铜禁政策[J].学术界,2004(1):118-128. 被引量:4
-
7章再新.壹伯当钱[J].收藏界,2009(8):109-109.
-
8崔靖娟.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的赋税性供给物资研究[J].人间,2015,0(24):19-20.
-
9余宏模.清代雍正时期对贵州苗疆的开辟[J].贵州民族研究,1997,17(3):66-74. 被引量:13
-
10彭宝亭.别样风采看中华——读习近平记者会上讲话感怀[J].中华魂,2013(9):6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