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学者眼中,鲍德里亚自身的学术发展经历了从新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向,而其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主义的批判和消费社会、拟像与仿真诸理论则成为中国学者讨论中国的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现象的理论武器。但是,这里存在着误读。鲍德里亚对生产主义的否定和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基于同一逻辑基础之上的;他选择象征交换理论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其实并没有“走出马克思”,是“接续”了马克思尚未展开的理论空间。因此,鲍德里亚的前后期思想具有许多的一致性。探讨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62-67,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