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举若干实例以论证历代正史中含有小说成份,进而论证史述与小说两种文体的相通和发展变化中既相疏离又相靠拢的趋势,提出勿为传统人为的文体分割所囿,应到我国史部书的丰富库藏中发掘小说史料,从而把对叙事文体、叙事思维及能力的研究推向深入。
作者
董乃斌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小说
民间叙事
正史
叙事文体
叙事思维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1
贾平凹.
棣花街的记忆——《秦腔》后记[J]
.中国作家(文学版),2005,0(4):213-217.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8
1
孙德喜.
无法告别的“过去”世界——从《秦腔》看当前中国农民的困境[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9-14.
被引量:2
2
刘保昌.
审美缺席与精神迷失——长篇小说《秦腔》论[J]
.江汉论坛,2005(12):122-126.
被引量:8
3
朱静宇,栾梅健.
论《秦腔》在乡土小说史上的意义[J]
.当代作家评论,2006(3):61-66.
被引量:5
4
吴义勤.
乡土经验与“中国之心”——《秦腔》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06(4):74-82.
被引量:29
5
褚自刚.
“疯”眼看世界,“痴”心品万象——论《秦腔》在叙事艺术探索方面的突破与局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3):4-7.
被引量:5
6
彭少健,张志忠.
略论当下中国文学的宏大叙事[J]
.文学评论,2006(6):73-79.
被引量:13
7
刘新征.
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常与变[J]
.广西社会科学,2007(1):107-109.
8
郭语.
何种现代,怎样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现代化想象”[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103-107.
9
商昌宝.
《秦腔》:既非“低谷”亦非“高峰”[J]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2):57-59.
10
白浩.
贾平凹诅咒了什么——析《秦腔》对乡土神话的还原与告别[J]
.江汉论坛,2007(6):122-1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5
1
王守栋.
唐代权阉李辅国考[J]
.德州学院学报,2002,18(3):66-70.
被引量:3
2
李培栋.
《晋书》研究(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3(3):85-91.
被引量:2
3
李兴无.
千古疑案其实不疑[J]
.江淮论坛,1982(4):112-113.
被引量:1
4
何兆武.
宋代理学和宋初三先生[J]
.史学集刊,1989(3):11-20.
被引量:2
5
吴怀祺.
对欧阳修史学的再认识[J]
.史学史研究,1991(4):55-62.
被引量:6
6
杨向奎.
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J]
.史学史研究,1989(1):22-28.
被引量:8
7
崔瑞德,张书生,王毓铨.
中国的传记写作[J]
.史学史研究,1985(3):72-80.
被引量:27
8
张侃.
试谈萧绮对《拾遗记》的整理和批评──从小说批评史的角度加以考察[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7(2):82-87.
被引量:5
9
岳纯之.
唐朝初年重修《晋书》始末考[J]
.史学史研究,2000(2):38-42.
被引量:3
10
万建中.
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J]
.民族艺术,2005(3):71-75.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0
1
董乃斌.
《鹿鼎记》的历史意趣[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35-42.
被引量:5
2
余作胜.
唐修《晋书》取材《搜神记》原因探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80-83.
被引量:1
3
李丽丹.
源流互动:古代小说与民间信仰研究的交叉——评《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信仰》[J]
.三峡论坛,2014(6):139-142.
4
王庆华.
“小说”何以进入“正史”?——以《新唐书》传记增文采录小说为例[J]
.文艺研究,2018(6):68-75.
被引量:3
5
王庆华.
“正史”何以书写轶事及其与“小说”之联系[J]
.史林,2018,0(4):207-213.
被引量:1
6
曲柄睿.
试论郡国书的形成与演变[J]
.文学遗产,2019(3):14-28.
被引量:3
7
王昕.
论经传神学对六朝志怪的影响[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4):135-146.
被引量:2
8
闫博,孟子勋.
从历史到传说:宋代割牛舌疑案的流变及成因[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4-100.
被引量:1
9
李建华.
孙盛《晋阳秋》在东晋至北宋间的传播及其书籍史意义[J]
.许昌学院学报,2021,40(4):74-77.
10
赵杰.
宦官文本及其时代:《新唐书》宦官传记的书写研究[J]
.宋史研究论丛,2023(3):259-27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曲柄睿.
班彪班固父子的文史互动与时代图景[J]
.文学评论,2021(2):42-50.
被引量:5
2
张黎明.
《搜神记》取材《汉书》考辨[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6):5-10.
被引量:1
3
赵言领.
金庸小说的主题演变与儒学反思[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60-64.
被引量:2
4
杨云帆,常月华.
近十年来《鹿鼎记》研究综述[J]
.语文知识,2011(4):26-27.
5
李以建.
金庸小说研究的前沿进展与体系构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88-93.
被引量:11
6
张震.
传统叙述方式的回归——《鹿鼎记》和《英烈传》的比较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83-88.
7
吕叶.
《新唐书》“事增文省”考论——以《王绩传》为研究中心[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3(4):59-64.
8
熊敏.
金庸小说武侠意识形态研究的学术建构与学术思辨[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2):81-95.
被引量:5
9
张頔.
从称谓角度看“笔记体小说”与“正史”之书写差异——以《大唐新语》和《旧唐书》为中心[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106-112.
被引量:2
10
李小凤.
清代云南文人马汝为多元身份考述[J]
.回族研究,2021(4):57-62.
1
董乃斌.
民间故事与古代小说[J]
.中文自学指导,2003(4):4-7.
2
李建武,尹桂香.
《三国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影响[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0-123.
被引量:5
3
程丽蓉.
新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蕴涵[J]
.北方论丛,2010(4):33-36.
4
晓仙.
父亲的情书[J]
.人民文摘,2003,0(7):41-41.
5
史绍典.
我的语文心[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5(6):4-6.
6
叶帮义,余恕诚.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其启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163-169.
被引量:2
7
赵臻.
余赵论争读解——百年红学研究中一个范例剖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8-12.
被引量:1
8
梁冬丽.
变文入韵与结韵套语向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程式之演进[J]
.北方论丛,2014(2):26-29.
9
李卫军.
《左传》评点史述略[J]
.兰州学刊,2009(12):203-205.
10
张定浩.
无力正视的深渊 从潘鸣啸《失落的一代》说起[J]
.上海文化,2013(6):4-7.
文学评论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